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11日訊(記者史強)9月8日下午5時許,一輛快遞公司的收件車駛入湖北出版文化城圖書批發市場,將市場內20多家書店的外送包裹集中運走。與其他書店或多或少都會售賣教輔書不同,文喬書店當天的500多個包裹、近千本書沒有一本教輔書。
從1990年至今,張厚玖、張睿父子先后執掌書店,共同堅守著不賣教輔書的經營理念,也曾經因此被人嘲笑過。父子倆希望堅持人文社科圖書特色,給更多人帶去精神食糧。
【資料圖】
教輔書中發掘“第一桶金”
張厚玖(右)、張睿父子在整理書店里的書籍。記者苗劍 攝
“書店的第一桶金就是在教輔書上掘到的,但我們只做了2年?!?3歲的書店創始人張厚玖回憶說。他已經退休多年,平時會抽空來店里轉轉。
張厚玖生于蔡甸農村,父母都是文盲。因家境貧寒,少時的張厚玖經常周一帶一罐子腌菜去學校,一直吃到周六回家。腌菜變質后會長一層白毛,“去掉這層白毛后繼續吃”。艱苦的求學經歷讓張厚玖從小懂得知識的珍貴。
1977年恢復高考后,張厚玖考上大學,畢業后在一家科研機構工作,妻子文喬在一所中學的后勤做燒水工。
1988年,文喬書店正式創辦,定位為社科書店,文喬負責書店管理,張厚玖做顧問。
已退休的張厚玖(前)時常會來書店轉轉,看看他心愛的書籍。記者苗劍 攝
書店創立之初,遲遲難以打開市場,張厚玖想出一個辦法:每個省的省會城市都有各級中學、教育局和教研室,他逐一去信,自薦教輔書,“當時也不知道每個城市有多少中學,就將收件單位從一中寫到五十中,最后總共發出一萬封信”。
陸續有學校收到信后聯系他們,并下了訂單,“大概拿到1萬多元的訂單,掙了幾千元,心里很激動,當時月工資也就幾十元”,書店也因此站穩了腳跟。
為了擴大市場,張厚玖托外地的朋友和客戶代買當地的電話黃頁,更為精準地聯系學校銷售教輔書。同時他主動出擊,參加各地的圖書展銷會,教輔書的生意一度風風火火,“當時曾有一本初中教輔書在全國賣出幾萬本”。
賣更有價值的書
1990年,在教輔書生意正紅火時,張厚玖決定退出這個領域,集中精力銷售人文社科類圖書。
“那些書很大一部分都是只為掙快錢的書,價值不大?!睆埡窬磷约航M織編寫過教材,看到不少人為逐利粗制濫造教輔書,他感到很失望,“掙了錢要能睡得著覺”。
張厚玖自己是愛書之人,選書也非常講究。他店里賣的都是文史哲、藝術等領域的書籍,有《大國悲劇》這樣熱銷的書籍,也有《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常熟翁氏藏書志》等較為冷僻的圖書,每本書都是他自己淘回來的。
每年1月和8月,他會兩次到外地參加全國性的圖書交易會,每次要花上兩三天。很多人文社科類書籍不太好賣,他進貨全靠經驗,“有些書甚至可以精準到哪些顧客會買”。
靠著他的努力,文喬書店逐漸打響口碑,2005年成為全國古籍出版社聯合體特約經銷店,“獲得這一資格的民營書店,全國只有9家”。很多顧客堅持二三十年在店里購書,文喬書店搬到哪里,就追隨到哪里。
除人文社科圖書外,文喬書店還銷售一些大專院校的教材。憑借著這種經營模式,書店頑強活了下來,張厚玖退休前,書店經營的書籍種類達到3000多種,還在天貓上開了網店。
父子共同堅守原則
張厚玖(左)、張睿父子一起在書店查看書籍。記者苗劍 攝
2016年,張厚玖的兒子張睿開始逐步接手書店。他是一名“80后”,大學學的是美術設計,也創過業。兩人在經營理念上有些分歧,張厚玖認為是“代溝”?!安还苡袥]有代溝,但‘不賣教輔書’這點上我們是一致的。”張睿說。
接手第一步,張睿將圖書種類從3000多種擴大到現在的1.2萬種。“現在我們在互聯網上銷售的比重占到了60%,直接面對無數潛在顧客,每種圖書都會有市場?!迸c父親不同,張睿要求出版社只要有新書出版,就要第一時間告知自己,便于下單進貨。
書店現任負責人張睿在處理網店訂單。記者苗劍 攝
雖然新增加了近萬種圖書,卻沒有一種是教輔書?!捌鋵嵨覀內绻脒M入(教輔書市場),非常簡單?!睆堫Uf,他們常年保持合作的出版社有百余家,幾乎每家都會出一些教輔書,但他從沒下過單。“只要我們不主動開口,出版社也不會向我們推銷,這已經成了我們之間的默契?!?/p>
今年4月,一家外地出版社給書店寄來了一些新出的兒童讀物,希望他們能代為銷售。考慮到日后合作,張睿收下了書,“質量不行,肯定不會賣,先放在店里,等到年底了再退回去”。
張睿告訴記者,目前教輔書更好賣,利潤也不錯,但他依然不會去賣,他也和父親當年一樣被不少人認為“傻”。
張睿說,自己堅持不賣教輔書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受父親影響,即不管從事什么行業,還是要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其次精力不足,“不想為了掙錢丟掉了自己的特色”。
書店要有自己的定位
市場調研數據顯示,我國教輔書市場規模約為400億元,為整個出版行業帶來了60%的利潤,而70%以上的教輔書都是由民營書商出版發行。
在湖北出版文化城圖書批發市場,絕大部分書店都有教輔書銷售,有的書店甚至只賣教輔書?! ?/p>
對于父子倆的選擇和堅守,同行和店員們都表示理解和佩服。
“從我來店里開始,就知道老板的這個原則?!眴T工劉海在書店已工作20年,雖然周邊書店基本都會賣教輔書,但他覺得自家店也并非“異類”,“做好自己的領域就行了”。
武漢環宇圖書發行有限公司距離文喬書店不遠,在老板庹為民看來,各家書店賣什么都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庹為民早年間曾賣過兩年教輔書,后來發現這個領域并不適合自己,現在主要賣各種管理類專業書籍。他說:“相比而言,文喬在人文社科類圖書上有市場優勢?!?/p>
“有些合作的出版社有要求,也不好拒絕。”湖北華源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教武告訴記者,他的書店以大中專教材和各類考試書為主,但大門處也擺放著一些教輔書。
和文喬書店一樣,武漢百草園書店和武漢鏡自在書店也不賣教輔書。兩位負責人王國林和程磊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這只是一個經營理念問題,不存在好或者不好”。在他們看來,每家書店的定位會有不同,各家書店會根據自己的定位決定賣不賣教輔書。
【編輯:鄧臘秀】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