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截至8日8時,四川瀘定6.8級地震已造成82人死亡,其中甘孜州瀘定縣46人死亡,雅安市石棉縣36人死亡,地震還造成35人失聯、270余人受傷(其中危重傷4人、重傷62人)。
此次地震致震中磨西鎮多地房屋坍塌、道路受阻、斷水斷電。
與此同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多支民間救援隊深入災區。他們步行翻山,挺進“孤島”村落,搭建生命通道,與時間賽跑。
(資料圖)
9月7日至9月8日,九派新聞記者連線其中三支救援隊的救援人員,以下是他們的講述。
【1】每天休息2小時,晚上加班搭建“生命橋”
綿陽神鷹紅十字救援中心 王丹
9月5號,地震當天下午2點左右,我們自發決定前往震中磨西鎮救援。在整理好包括破拆工具、鐵鍬 、油鋸、發電機等救援裝備后,我們一行30人開了7輛車,下午4點之前從綿陽出發。
原本4小時的路程,花了將近兩三倍的時間才到。一路上,多處道路被落石、磚礫堵塞,行程受阻,我們便下車清理,清理完后,再次出發。
距離目的地差不多還有40公里時,突降大雪,對行程也有影響,最終我們于6號凌晨3點到達了震中磨西鎮。當地群眾一看到我們救援人員來了,涌起眼淚。
這里是震中,情況還是略顯復雜,房屋坍塌、山體滑坡造成了人員傷亡,一半的房子都不能使用。水、電尚未恢復正常,交通并不便利。
不過,我們有發電機,也能運水過來。通訊大概在地震后第二天上午恢復正常,食物也比較充足。我們自帶了許多包括面包在內的方便食品,當地人會煮稀飯給我們吃。
我們的主要救援任務是搜尋人員、轉移群眾。目前為止(截止8號),已經成功轉移了200多個群眾,現在仍在繼續搜救。
我們還用鋼管成功搭建了一座“生命橋”,從磨西鎮到咱地村。這座橋彌補了道路不暢的弊端,主要用于運輸救災物資和轉移人員。
搭建“生命橋” 圖/受訪者供圖
為了搭建這座橋,我們晚上加班搭建,耗費了6個小時。在這救援,我們都是全天24小時待命,每天只能休息兩個小時,抽空的時候瞇一會兒。
我們救援隊的人員有地震救災經驗,我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2021年瀘州地震等地震的救援工作。此次瀘定地震沒有汶川嚴重,救援難度低一些,工作內容和之前的救援相差不多。
根據9月5號甘孜州官方發布的23號公告,對瀘定縣、海螺溝全域實施臨時管控,實行人員和車輛“只出不進”,所以我們暫時沒有安排第二批人員支援。不過,此前,河南省派了12支隊伍、80余人前來支援,與我們并肩作戰。
【2】災民每天喊我們去吃飯,基本不重樣
甘孜州康定市榆林街道民兵救援隊 黃國富
瀘定縣是我們的兄弟縣,又隔得近,我們第一時間出發前往災區,9月5號晚一行20人到達磨西鎮。每個隊友都有救災經驗,參加過山火、洪災等應急搶險工作。
第二天我們又前往燕子溝進行搜救,今天(7號)早上前往重災區磨西鎮共和村。因為山路被落石堵塞、沖毀,很多地方不能通車,只好步行翻山,從早上走到下午才到。最大的難處也在于此,又要爬山,又趕時間,有的村之間隔得也遠。
災民一開始與外界無法聯系,沒有信號,只能自救,有很多傷員是他們自己挖出來的。我們來后,他們特別安心、放心。
此前的主要工作是轉移受傷群眾。今天,我接到通知,村里有個孕婦即將臨盆,需要安排隊員接送,護送她上直升機。
救援人員轉移受災群眾 圖/受訪者供圖
孕婦不能背著,山路上抬著又容易顛簸,我們便一路慢慢地扶著她,走一會歇一會,步行兩三公里,才將她送至直升機所在處。
因地面有路燈、電線、沙石等障礙,直升機無法正常降落。直升機的螺旋槳風力過大,我和隊友們只好圍成圈,緊緊地將孕婦圍在中間,最后用救援救生吊籃將孕婦安全地送上直升機。
也有些牛、豬壓在房子底下,我們得把它們撈出來,畢竟都是老百姓的生命財產。
目前,第一批的搜救工作已基本結束,傷員基本已經被成功轉移,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安撫民心、安置災民,為災民解決困難。
我們每天7點起床工作,中午吃完飯就開始行動,晚上6點吃飯。如果沒有緊急情況,吃完晚飯可以休息,但我們必須隨時待命。
這邊坍塌的房子占比很大,又隨時可能發生余震,很多房子不能居住,災民和我們救援人員一起在帳篷居住。帳篷數量還不夠,我們要等帳篷運送過來,繼續搭建。
救援隊搭建臨時安置帳篷 圖/受訪者供圖
這幾天還有下雨的可能,這邊的山體陡峭,多是泥土,下雨天很容易引發泥石流,得要疏散民眾,將他們安置在安全點內。每個村都有安置點。
現在還沒完全通電、通水,信號斷斷續續。有空的時候,我們就去山里抬泉水,要走好幾百米的路,沒空的話只能讓災民自己抬。
發電主要靠向村民借來的發電機,但也有限。而且山路太險了,人沒法背發電機過來,最好能有直升飛機運送,可是直升機救援人員現在也很忙,他們每天飛來飛去,轉移傷員、投送物資,從白天飛到晚上。
飲食基本能夠得到保障。今天直升機還給災民投送餅干、礦泉水等物資,首先保障他們有水有飯,我們也自己帶了干糧。
災民們都特別熱情,每天備好一日三餐喊我們去吃飯,大米、臘肉、雞肉、玉米、青豆、茄子,每天不重樣。
康定到磨西的路已經通了,進山的路還在搶修,路基沖垮,我們另外有團隊在負責修路。
【3】建設青青兒童樂園,照顧災區義工的孩子們
洛陽鐵軍賑災救援隊 許躍剛
我們是9月5日下午自發組織,一行六人從洛陽出發過去救援。之前也參加過地震救援,有救援經驗,所以去之前準備了很多救援設備,頭盔手套、手電,還有一些防雨防寒的衣物。
一開始,我們先到的雅安石棉縣,后來又轉移到甘孜磨西鎮,一路上看到很多房屋都倒塌了,受災還是挺嚴重的。而且因為一些道路被沙石堵塞,我們車子過不去,就從康定那邊繞過去了。
到了磨西鎮之后,我們跟當地政府做了對接,協助公益組織建設青青兒童樂園,因為之前的那些建筑物在地震過后已經受損,很不安全,不能再進入。
建設青青樂園,主要是為了將一些父母在災區做義工的孩子們聚集到一起,避免他們到處亂跑,我們也會給他們發一些學習用具、兒童玩具,像是彩筆、氣球、彩泥、折紙等等,有很多的東西,孩子們拿到時候都很開心。
這些孩子大多是4歲-12歲左右,有些年紀大點的孩子我們會鼓勵他們去做志愿者,小一點的孩子我們志愿者就給他們講講課,搞一些小游戲哄他們玩。
晚上,孩子的父母會把他們接回去,畢竟還是由父母照顧孩子們過夜會更好一點。
現在大家住的基本都是帳篷,就是下雨的時候會有積水,但總歸問題不大。
每天我們都是六點半左右起床,收拾一下,開個會,安排好一天的工作,七點半之前吃完早飯就投入工作了。
現在(截止8號)我們主要的任務是去各個安置點配發孩子們需要的物品,比如送個調色板,孩子們沒事的時候也可以用來畫畫。之后還會送字帖,讓他們練練書法。
我們每天吃飯都是去當地的安置點跟大家伙一起吃,有時候當地的群眾做好飯后就馬上跑過來喊我們去吃飯,這讓我們很是感動,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大家都在盡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九派新聞記者 楊冰鈺 實習記者 冶青龍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