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芳。 記者雷衎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8日訊(記者雷衎 通訊員朱夢然)32歲的武漢站“五心服務組”客運值班員張曉芳口袋里,總會裝著幾張名片。9月8日10時,剛把一位坐著輪椅的老年旅客從候車室護送到站臺車廂內,她就往對方手里塞上一張名片,“回武漢乘車遇到困難,隨時給我電話”。
(相關資料圖)
張曉芳(右)把自己的名片遞給老年旅客。 記者雷衎 攝
張曉芳口袋里的名片都是她自費印制的。說起這個習慣,要追溯到2021年春運期間的一次經歷。
去年冬天的一天中午,張曉芳在火車站內巡檢,走到候車室門口時,發現兩位頭發花白的老年女性乘客在兩個手提包旁急得滿臉通紅。她馬上趕過去:“有什么可以幫助您的嗎?”
一位老人紅著眼說,她們要回湖南老家過年,可是平時出門少,進了火車站,完全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在哪取票、從哪上車。“還有20分鐘就要開車了,趕不上火車,就不能回家過年了……”說著說著,哭了起來。
“放心吧,我負責把您二位送上車。”張曉芳拿過兩人身份證,查詢列車車次、發車時間、進站口后,麻利地左右手各提起一個包。“丫頭,行李重,這多不好意思……”“沒事,您二位跟著我走。”一路上,張曉芳引導老人刷身份證過閘機,幫助在車廂內找座位,最后將手提包穩穩地放在行李架上。
列車即將發車,老人緊緊握著張曉芳的手,“小姑娘,太謝謝你了!我們喜歡你,也信任你。大媽有個要求,能不能把你的電話留給我,回武漢要是遇到麻煩,我們還找你。”
手邊正好有筆記本的張曉芳迅速撕了一頁紙,一筆一劃寫下電話、姓名,交給老人。跟列車長做完重點旅客交接后,她下車隔著窗戶,向兩位老人揮手告別。
張曉芳(右)為旅客查詢列車發車時間。 記者雷衎 攝
“服務旅客可不是‘一錘子買賣’。”此后,每次服務結束后,她都會主動把微信、電話,留給有需要的旅客。漸漸地,她發現很多中老年旅客不會熟練使用智能手機,更不習慣直接把號碼存在手機里,隨手的一張小紙條更是容易遺失。為此,她找到文印店,自費印制了500張名片,每天揣一些在口袋里。
為了不漏接旅客的咨詢電話,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有時深夜電話鈴響,她也不惱:“晚上打來電話,一定都是急事。”每一次,張曉芳都會仔細聆聽、認真記錄、耐心回答。
幾天前,一位之前服務過的80歲老先生打來電話:“丫頭,提前祝你中秋節快樂!”一句簡短的祝福讓張曉芳開心了好幾天。“還有最后幾張,之前印的500張名片快沒有了。”張曉芳打算過幾天再去印一批名片。
【編輯:丁翾】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