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8日訊(記者武葉 通訊員章晟)13年累計獻血89次,獻血總量達到32100毫升,他是一名無償獻血者,如今又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9月8日上午,在武漢市中心醫院血液科病房,32歲的陳斌(化名)成功采集造血干細胞,為一名患血液病的13歲少年點燃生命希望。
陳斌正在采集造血干細胞。通訊員章晟 攝
陳斌在汽車生產公司工作。2009年以來,他一直堅持無償獻血,獻血總量在江夏區“90后”獻血者中排名前三。2013年,在一次獻血志愿服務中,陳斌正式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光榮的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當我想到也許某一天,某一個生命,會因為我做出的這個選擇得以延續,我覺得充滿了使命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2月,緣分悄然而至。陳斌接到武漢市紅十字會的通知,告知他與一名來自西南地區的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問他是否愿意再次采集血樣與患者進行配對。陳斌二話沒說,爽快地答應了。通過再次進行高分辨采樣配對,陳斌與患者骨髓完全匹配。
9月4日,陳斌提前住進醫院,每天注射兩針動員劑。動員劑又稱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主要作用是促進造血干細胞大量生長并釋放到外周血中。9月8日,經過4個多小時的外周血循環采集,陳斌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捐獻當天,陳斌收到一封來自患者家屬的感謝信。對方在信中說,從孩子查出白血病的那一刻開始,一家人被推向痛苦的深淵。“是您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您的大愛挽救了一個熱愛生活、向往未來的年輕人,重拾了一個家庭的希望。”
“收到患者家屬的來信,很意外,也很感動。能有這樣一個機會救人一命,也是我的幸運!”陳斌說,他一直在心里默默地祝福這位素未謀面的小弟弟,希望他早日康復。
陳斌的電子獻血證。通訊員章晟 攝
陳斌說,現在還有不少人對捐獻造血干細胞不了解,以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就是“抽骨髓”,因此產生恐懼感。其實現在醫學進步了,捐獻造血干細胞就像獻血一樣簡單,只是時間稍微長一點,休息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了。
據了解,在陳斌的帶動下,已有多名親友參加無償獻血,也有朋友加入中華骨髓庫,和他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編輯:余麗娜】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