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7日訊(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陳康)最近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3項專利,在1個月內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為企業拿下3840多萬元的訂單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一切得益于中國(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深入企業一線,由“被動等申請”轉變為“主動送服務”。
“這是企業獲得專利授權最快的一次,不到1個月就拿到了授權通知書,過去通常要1~2年。”7日,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負責人田巧麗告訴記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介紹,長飛光纖參與一項重大項目的投標,招標單位對電纜及相關配件的專利數量及質量提出了硬性要求。“企業在相關領域有成熟的技術,但按專利常規申請周期,等到授權,會錯過投標時限。”
中國(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走訪企業過程中了解到這一難題,啟動專利預審“綠色通道”,為長飛光纖提供精準預審服務。
據悉,專利預審是保護中心作為國家級平臺的重要職能之一,經過預審,專利進一步成熟完善,再對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就能更高效,從而快速獲得授權。
保護中心在預審業務骨干中抽調3名黨員,組建專利預審先鋒隊,為長飛光纖提供一對一服務。他們利用周末時間加班,集中對專利申請文本進行審查,并反復討論,確認技術細節問題,盡可能減少申請文件的缺陷,最終僅用3天就完成了審查。
這3天,專利預審員與田巧麗一直保持熱線電話。“他們的服務很細致,有序而主動,專利申請材料中的問題都及時解決了。”田巧麗說。
預審高質量完成,為相關專利在國家知識產權局1個月內通過審查打下堅實基礎。最終,有了3項專利加持,長飛光纖順利投標成功,拿下3840多萬元訂單。
中國(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副主任容伯軒介紹,今年以來,保護中心深入企業一線開展了多場“面對面”審查、集中審查等,將快速審查服務前移至企業關鍵技術研發和項目投標之前,有效幫助企業核心技術創新成果專利化、市場化和產業化。
截至2022年7月底,保護中心累計對武漢1413家企事業單位完成專利快速審查服務主體備案,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53.6%。長飛光纖、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敏芯半導體等一大批重點光電子信息企業進入了專利快速審查“綠色通道”。保護中心實施精準預審服務,實現專利預審周期壓縮70%、授權率近90%。
【編輯:鄧臘秀】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