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兩個月的時間里,趙春陽跑了3470單,賺了一萬七千多元。
(資料圖)
他就讀于廊坊工程職業學院,是一名大二學生,學習現代物流管理專業。
雖然才19歲,但趙春陽已經算是外賣行業的“老人”了。
自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開始,每個寒暑假,趙春陽都會送外賣,為自己賺學費和生活費。
剛過去的2022年暑假,他平均一天跑58單。
8月30日,是他返校的前一天,當晚八點,他才送完最后一單。隨后,他將結束兩個月的外賣兼職,再一次將身份切換成學生。
趙春陽近照。圖/受訪者提供
【1】
在不送外賣時,趙春陽看起來和剛剛邁入大學門檻的其他學生沒什么兩樣,他戴一副寬大的黑框眼鏡,穿著條紋衫,顯得文質彬彬。
他告訴九派新聞,實際上,最開始送外賣“完全是想體驗一下生活”。
“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我想找份兼職鍛煉一下,后來覺得送外賣比較自由,工資也不低,而且身邊有幾個認識的高中同學也在送,所以我就接觸到了這個行業。”
剛開始送的時候,趙春陽覺得“很不適應”,“有時候雨突然就下起來了,有時候走在路上車突然就爆胎了。”
突如其來的狀況,往往會使送單量急劇下降。
盡管在家鄉的小縣城送外賣,趙春陽仍然會因為找不到路、訂單超時,遭到顧客投訴或差評。
不過,堅持過那段時間,慢慢就能體會到收獲的樂趣,他說,“送外賣雖然辛苦,但回報不錯,送外賣賺的錢不僅完全可以承擔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偶爾還可以滿足一下自己的小愿望,買喜歡的衣服和鞋子。”
大一寒假,趙春陽在春節假期里也沒“停工”,別人在家休息,他在外面送外賣。
他覺得,“花自己的錢肯定要比花家里的舒服很多,花家里的錢會讓我想起父母的艱辛,自己和父母一比,我寧愿自己吃點苦。”
【2】
穿上外賣工裝的趙春陽。圖/受訪者提供
趙春陽生活在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在煉鋼廠,母親在電子廠打工。家里只有他一個孩子,父母從來沒有和他提過家里的困難,但是細心的他還是察覺到了父母的不容易。
實際上,母親郭娟一開始并不支持他干這份工作。
比起賺錢,她更想兒子找一份輕松安全的工作,“(兒子)一直在外面跑,要下午兩三點才回家吃飯。”
而兒子卻告訴她,“我干這個有動力,跑一單就是5塊錢,我喜歡這個工作。”
趙春陽一年比一年跑得勤,也一年比一年賺得多。“他說不辛苦,我知道是安慰我們的話。”郭娟說。
現在,她在社交平臺分享的全是關于兒子的視頻。
兒子送外賣的點點滴滴,都被郭娟記錄在視頻里。“他每天起早貪黑送外賣,我希望他出門在外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作為父母,看孩子這么辛苦,心里很不是滋味。這兩個月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煎熬。”她說。
不過,趙春陽有他自己的想法,要努力賺錢,養活自己。
“只要努力,人人都能像我這樣。”他說。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譚紅路 記者 陳偉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5
頭條 22-09-04
頭條 22-09-04
頭條 22-09-04
頭條 22-09-04
頭條 22-09-04
頭條 22-09-04
頭條 22-09-04
頭條 22-09-04
頭條 22-09-04
頭條 22-09-04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
頭條 2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