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分高考生偽造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的鬧劇剛剛平息,最近,“雙胞胎分別考上清華北大”的新聞又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當然,這回的清華、北大可是貨真價實的。
2020年高考,來自湖南大山深處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父親趙忠其看到兒子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簡直是樂開了花,這也引來了無數家長的羨慕。
不過,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之余,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
這兄弟倆其實出身在一個極其平凡的家庭。
我們大多數普通家庭,完全可以從中借鑒一些成功經驗。
01
優秀孩子都是“陪”出來的
談起教育孩子的經驗,雙胞胎學子的父親趙忠其分享了兩個字:陪伴。
相比于那位對兒子學習狀況一無所知,被兒子偽造清華錄取證書欺騙的學生家長,趙稞、趙棣的父親可謂是見證了兒子邁入名校的一路風雨。
當初,兩個孩子考入縣一中讀書后,經常給父親打電話訴說“作業做不完,學習壓力大”。
父親趙忠其鼓勵孩子:“挺住,這三年你必須挺住,挺住就過去了。”
為此,高中三年里,趙忠其每個周末都會從農村趕到縣城,到校園里與兩個孩子面對面談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為孩子排憂解難。
有一次因為下大雪封路,沒了班車,父親沒法見到兒子,便讓老師發來孩子在教室自習的視頻,這才算安了心。
而談起父親的陪伴,趙稞、趙棣說:“父親是我這三年的動力,雖然不能在學習上給予任何指導,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瓶頸,只要有父親在,我們便感覺身后有了依靠。”
雖然其他同學用的都是智能手機,可單小龍知道,自己不能去攀比,自己應該去跟同學比的只能是學習。
為什么他們不愛玩手機?我想,這是因為手機對于當下的他們來說,并非是必需品。
對于有著遠大志向的學子來說,不會舍得在電子產品上消磨時光。
時間是最公平的,因為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的24小時。最后大家活成了不同的樣子,只因為把時間用在了不同的地方。
02
不甘落后的信念
當大多數同學收到錄取通知書,準備狂歡慶祝的時候,眼下,趙稞、趙棣兄弟兩個并沒有感覺大功告成。
為了適應學霸林立的大學環境,迎接更激烈的挑戰,他們正著手新的學習計劃。
為什么趙稞、趙棣對學習如此執著?
正如父親趙忠其說:“大山里的孩子沒有別的出路,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句話激勵人心的同時,也揭示了寒門學子的心酸。因為起跑線靠后,所以他們需要比別人更努力。
還記得2018年6月高考前,曾有檔綜藝欄目在上海崇明中學的高考百日誓師大會上,為高三學子們安排了一場特殊的跑步比賽。
出發前,考生站上了同一起跑線。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