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晚上11點多,21歲的大四學生阿華(化名)躺在宿舍床上,刷著手機,準備入睡。正當困意漸濃時,胸口仿佛然被一塊大石頭壓住了,一下子就讓他透不過氣來。在床上大喘了幾口氣后,他掙扎著爬下了高低鋪,癱軟地靠在宿舍凳子上,臉色越來越差,口唇越來越紫。
“兄弟,你怎么了”、“趕快叫120吧”……阿華室友被他的模樣嚇壞了。十多分鐘后,急救車趕到學校宿舍,室友和醫務人員一起把近180斤的阿華抬上了救護車。
救護車上,醫生給阿華做了急救措施,但還是無法控制病情。當救護車剛駛進醫院大門時,阿華突然失去了意識。
急診室里,喪失意識的阿華,接連遭遇了呼吸和心跳驟停。急診醫生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按了十多分鐘,阿華的心跳和呼吸才回來。
正當大家稍微松了一口氣,準備對阿華進行各項檢查查找病因時,他的心跳又停了。“心跳很不穩定,血壓也很低,評估了一下,生存率不到三成。”一邊是仍未查明的病情,一邊是心跳隨時可能再停的險境。急診醫生撥通了醫院ICU的值班電話:“我們科里有個病人呼吸心跳全沒了,才21歲,需要你們一起搶救。”
凌晨兩點一通電話
十多名醫護人員緊急趕往醫院
ICU張志榮副主任立即趕到急診室。“反復心跳呼吸驟停,必須得先穩住生命,先上ECMO(體外膜肺氧合,通俗說就是“人工心肺)吧。”張志榮副主任的建議是緊急調用ICU的ECMO設備。
凌晨2點,張志榮給早已下班的王靈聰主任打了一通電話,緊急溝通了病情。“別等了,直接上ECMO,快準備起來,我馬上趕回醫院。”
放下電話,王靈聰主任又給幾個ICU里ECMO搶救小組的醫護人員打了電話,讓大家盡快趕快回醫院。“我們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的,只要有危重病人,一通電話就能把我們喊回醫院。”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