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29日訊(特派記者張維納)8月29日,大涼山彝族小伙蘇正民在返鄉支教第一課上用自己的經歷勉勵學生:“我也是大涼山的孩子,我的起步比大家還要困難,大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學,走出涼山。”
29日上午,蘇正民在越西縣第二中學,講授了開學第一課。 記者彭年 攝
【資料圖】
今年6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蘇正民撰寫的6000余字畢業論文致謝,感動眾多網友。蘇正民現為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第二中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老師,他將在這里支教一年。
蘇正民(左一)和同學嚴宇飛(圖中)、林雨源一起走進越西縣第二中學支教。 記者彭年 攝
越西縣與蘇正民的家鄉喜德縣毗鄰。8月29日上午,是蘇正民第一次和越西縣第二中學的學生見面,他好似看見了曾經的自己。蘇正民告訴學生,他從山里的村小考入了城里的初中,他的普通話因為曾帶著濃重的口音,班里的同學常常笑他有一把“槍”,叫“彝腔”。
蘇正民的演講引起孩子們的極大興趣。 記者彭年 攝
“我的小學基礎也不好,初中第一次考試,我就考了班級倒數,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追趕上來,最后順利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學。”蘇正民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學生,“只要努力,大家都可以擁有更好的未來。”
蘇正民帶領全班為答題正確的同學鼓掌。 記者彭年 攝
蘇正民想做一名嚴厲又溫柔的老師。“課堂上,我會嚴格要求大家。課下,我希望和你們成為朋友。我和你們一樣,都是山里的孩子,我了解大家在想什么,你們有心里話都可以和我講。”
課堂上,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蘇正民的課。 記者彭年 攝
學生中有一部分人讀過蘇正民的畢業論文致謝。“蘇老師上學時要走好遠的山路,現在路修好了,我們都是坐著大巴回家。”學生阿說木加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和蘇老師一樣來自大山,但他比蘇老師幸福。
彝族學生在自習。 記者彭年 攝
越西縣第二中學現有學生4800余人,其中彝族學生占到九成。校長楊加子表示,蘇正明是學生身邊的榜樣,返鄉支教,蘇正民可以用他的經歷、知識和見識幫助和影響更多學生成長成才。
“脫貧攻堅戰為涼山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在我們越西二中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7年前開始擔任越西縣第二中學校長的楊加子談起學校變化時動情地說:7年前學校只有3棟樓,如今學校共有教學樓5棟、宿舍樓3棟;7年前學校住宿床位只能滿足100人,如今可以滿足2000多名學生;7年前學校有老師110多位,且多為專科學歷,如今學校老師有240余位,本科學歷占到了95%。
蘇正民一年支教結束后,將重返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讀研。他坦言,研究生畢業后,自己還是要返回家鄉,以幫助更多的青年。
【來源:長江日報】
頭條 22-08-29
頭條 22-08-29
頭條 22-08-29
頭條 22-08-29
頭條 22-08-29
頭條 22-08-29
頭條 22-08-29
頭條 22-08-29
頭條 22-08-28
頭條 22-08-28
頭條 22-08-28
頭條 22-08-28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