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羅志華 作者系醫生
(資料圖片)
近日,國內多地醫保局發布通知,全面開展當地種植牙價格調查,內容包括口腔種植的醫療服務價格、種植體系統價格、牙冠產品價格或加工服務收費、口腔種植總體費用情況等四個方面。此舉為貫徹落實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要求,配合國家做好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和耗材收費專項治理,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收費行為。
國家醫保局統一部署,針對單項醫療服務項目展開價格調查,并進行專項治理,是種植牙才享有的一個“特殊待遇”。
給種植牙如此“開小灶”,主要因為種植牙貴得出奇,且價格組成還十分復雜。
“一口牙頂一套房”、“將名車銜在嘴里”等吐槽存在已久;“不種牙牙痛,種牙心痛”是不少牙疾患者面臨的兩難選擇。倘若不把種植牙的價格構成摸清楚,就不知道它究竟“貴在哪”,降價就難以做到有的放矢。
這次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市場主流種植牙品牌被國外企業所壟斷;國內品牌雖然具有價格實惠、性價比高等優點,但市場占有率很低。這提醒民眾,盲目相信進口產品屬于過時的偏見。
打破壟斷的市場更加公平,種植牙集采要發現“沉默的好產品”,若如此,很多國產種植牙耗材,就能夠在集采中展現物美價廉的優勢,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當然,進口種植牙若能大幅降價,并保證質量不減,仍能夠在集采中勝出。恢復正常的市場秩序,讓不同品牌的產品展開更激烈更有序的市場競爭,就會形成種植牙降價的重要推動力。
人工操作的代價則更為高昂。如果假設種植牙耗材的國產品牌為1000元,醫療服務費則可能為2000元。這是因為,技術拔尖的牙科醫生培養時間長、成本高,種植牙操作沒有10年的臨床經驗難以勝任,可謂一才難求。以至于在一些牙科醫院,月薪5萬-7萬元的牙科醫生不在少數。
假如只降耗材成本,不降人工成本,種植牙價格雖然有所降低,但仍會在高位徘徊,患者照樣難以承擔。加大牙科人才尤其是種植牙操作人才培養力度,將種植操作收費納入醫保報銷目錄等,方能通過降人工成本,來實現種植牙總費用明顯降低。
降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能知根知底、精準施策則降價效果實難維系。只有摸清實情,做到知已知彼,才能直擊靶心,確保降價趨勢持續,使種植牙最終成為人人可及的平民消費。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