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靠天分、靠運勢,強求不得。”逐夢文學12年后,陳飛變得淡然。如今,他已不再執著于成為作家。
2010年,來自湖北松滋的陳飛大專畢業,留在武漢做了一名流水線工人。在枯燥、機械的工廠生活中,文學和寫作是他的避難所,他曾日夜寫作,完成了十萬余字小說。
不過,在他投稿后,得到的回復是“水平一般”,編輯拒絕出版他的小說。于是他又決定報考湖北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三次報考,均以落榜告終。
(資料圖片)
2016年年初,他租下位于武漢市洪山區珞瑜東路的一間20余平米的車庫,開啟了與書同住的日子。白天在電子廠上班,夜里返回車庫。淘書、藏書,讀書、寫作,陳飛對書籍如饑似渴。為了淘書,他背著雙肩包,在武漢各舊書店的一摞摞舊書中尋覓。淘書一次,花費千元,是他外出尋寶的常態。
每月四千出頭的收入,難以支撐陳飛的藏書欲。他把車庫打造成一間書店,但由于客流太少,開張不足一年便負債8萬元。母親勸他,實在不行,回老家松滋種地。但他不為所動,繼續守著堆滿書的車庫。
2018年,媒體關注到了他。多家媒體報道后,他的知名度上升,來此采訪他的人絡繹不絕,有傳媒專業的學生將他的故事作為畢設,架起相機對他拍個不停。
陳飛的書庫。圖/九派新聞 馬驍
2018年底,時見鹿書店東湖店籌備中,陳飛接到邀請,成為圖書主管。雖然薪水并不豐厚,但以書相伴已經足夠,他欣然接受邀請。
隨著紙質書市場陷入低迷,他所在的書店面臨轉型窘境,圖書主管的職位或將不存。但他顯得很坦然。
沒有房產,也沒有多少積蓄,更沒有對未來的清晰規劃,他想繼續窩在自己的車庫里,讀書、寫詩,不憂慮將來的日子。
【1】考研三次失敗,文學院院長稱他是“編外學生”
八月初的武漢正值三伏天氣,一位大學生汗流浹背,在烈日下尋找著一間車庫。
這里是位于洪山區東三環珞瑜東路的一個老小區,近20年樓齡,雜亂的車影遮掩著“太陽書庫”的卷簾門。“這地方真難找!”在山西就讀編導專業的張盾鉆入門縫,尋得門內聊天的書庫主人陳飛。他想在陳飛這里淘些書。
20余平米的車庫,漆皮脫落的鐵架擺滿各類書籍,文藝、社科、畫冊,近萬本藏書從地面堆至天花板。穿過書架間的狹小過道,車庫最里邊是一張方管鐵床,下鋪擺放雜物,上鋪是陳飛睡覺的地方。僅容身一人的床鋪邊角堆著書,床腳緊挨空間不足兩平米的廁所。
這間車庫,既是陳飛藏書的“太陽書庫”,也是他得以棲身的住所。
陳飛藏書地和棲身之所。圖/九派新聞 馬驍
時間回到2010年的初夏,此時的陳飛懷抱筆記本電腦,躲在大學教室的角落碼字。即將大學畢業,但他并未四處投簡歷。專科生畢業能干什么?在他看來,自己終將前往工廠流水線,做一份謀生的活計。但那段時日,陳飛將自己浸溺于小說寫作,希望掙脫既定的生活軌道。
現實卻像一道銅墻鐵壁,向往的未來在外,他在里。
沒有介紹人,沒有出版費,他懷揣十萬余字的文稿獨闖出版社,尋得一位編輯,遞上稿件。交稿后數日,編輯回復,“水平一般”,并拒絕出版。
畢業后,他來到一家電子廠,成為一名流水線工人,組裝電子產品。工廠的日子頗為緊湊,陳飛住在出租屋,清早七點起床,八點步入車間。午餐半小時、晚餐半小時,工作時間段有兩次如廁機會,夜里八、九點返回宿舍。
那段歲月,陳飛覺著自己像個機器人,每日除卻吃飯、睡覺,就是忙碌于枯燥的工作。“廠里不算太累,但機械、重復的生活叫人麻木。”他說。
陳飛的工廠制服。圖/九派新聞 馬驍
為了改變這樣的日常,陳飛決心考研,目標為湖北大學中文系。
夜晚的出租屋,工作整日的室友要么外出喝酒,要么在房間酣睡,他則倚靠床頭背誦資料。2014年,研究生考試成績出爐,他的成績未達國家線;2015年,仍舊落榜。他英語和政治分數較差,過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的理想導師是時任湖北大學文學院院長劉川鄂。只要有空,他便去旁聽劉川鄂教授的課程。劉川鄂也逐漸注意到教室角落的這名陌生男孩。得知陳飛兩度落榜,劉川鄂鼓勵他繼續考,“陳飛是真愛文學,癡愛文學,他對文學的理解,他的生活經驗,有助于他的文學之路。”
2016年,研究生考試成績放榜,陳飛過了國家線。因報考人數較多,當年的湖大文學院在國家線的基礎上自主劃線,他的成績沒有過線。得知此事的劉川鄂打電話,勸她趕緊調劑,可他放棄了這次機會,不再考研。
之后,他依舊常去旁聽劉川鄂的課程,兩人頗為交好。劉川鄂說,陳飛就是自己的“編外學生”。
【2】租下二十平米車庫,與兩萬本藏書同吃住
2016年年初,陳飛租下武漢珞瑜東路的一間車庫,開啟了與書同住的日子。“想擁有屬于自己的空間,車庫是最劃算的選擇。”
白天進廠,晚上返回車庫,讀書、寫作。買書很貴,一本書30元,每月花費近千元;收書很便宜,書脊裸露的舊書五元一本,十元一斤。對書籍的渴望促使淘書成了必選項。陳飛背著雙肩包,足跡遍布武漢各舊書店,在一摞摞舊書中尋找寶貝。線裝古籍、小眾文藝、絕版簽名本,每每淘到寶貝,陳飛總難免興奮。淘書一次,花費千元,是陳飛外出尋寶的常態。他的書友老劉說,“他背著包淘書,每到周末,步數總是朋友圈第一,最高記錄一天9萬多步。”
經常淘書,錢包變得干癟,每月四千出頭的流水線收入,難以支撐他那蓬勃的藏書欲,他不得不賣書。
2016年初,他經營的“太陽書店”正式開門營業。為了推銷自己的書店,他常常混跡于上百個群聊,遍撒廣告,“那段時間,我就像個推銷員,不厭其煩地在群聊、朋友圈推銷我的破書店。”但屢次遭遇冷落,“有人覺得我是騙子,有人會冷嘲熱諷,嘲諷這個時代沒人會讀書。”
太陽書庫。圖/九派新聞 馬驍
車庫改造成的“太陽書店”沒能維持太久,由于客流太少,開張不足一年便關了門,陳飛也負債8萬余元。
守著兩萬本藏書的陳飛成了親友眼中的另類。母親勸他,實在不行,回老家松滋種地。哥哥說,“人要先吃飯,再去追求夢想。”但他不為所動,繼續守著堆滿書的車庫。
2018年起,媒體關注到這位蝸居車庫的文藝青年,多家媒體報道后,他在武漢文化圈知名度上升,來此采訪、直播的媒體越來越多;傳媒專業的學生將他作為畢設拍攝對象,架起相機拍個不停。
關注越來越多,讀得越來越勤,寫得卻越來越少。朋友說,這些年,他很少提及成為作家的事,“也許他意識到,他沒有成為作家的造化。”
陳飛告訴記者,他現在只想靜心讀書,寫作不再是緊要事。而在此前,他陸續寫了不少短詩,印刷成集子,送給身邊人,也曾多次投稿給文學期刊,稿件無一不石沉大海,了無回音。
【3】30歲成書店圖書主管,他不再為將來憂慮
2018年底,陳飛接到邀請,成為武漢時見鹿書店東湖店的一名圖書主管。從流水線工人到圖書主管,盡管薪水相差不大,但以書為伴的崗位令他振奮。
平時,他的工作是整理書架、替顧客推薦圖書。他說,書店更像是一處景點,來此打卡拍照、喝咖啡的游客眾多,圖書倒成了點綴。
但其中不乏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讀者。年過七旬的老者喜歡余華的《活著》,每日來店里讀書,老人家年紀大、讀書慢,捧書半個月讀完;五六歲模樣的男孩跑到店中,高談海子、惠特曼的詩句,細細解析;懷有身孕的女人每日來書店備考研究生,見店內嘈雜,他為其安排單獨隔間……
“愛書的人很多,懂書的人也多。”成為圖書主管的陳飛接觸面廣,愈發覺得讀書是個人行為,是私密的,非娛樂性的。讀書注定無法熱鬧。
圍繞在陳飛身旁的,多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他們愛小眾文藝、愛理想主義,不喜功利。文青們組織讀書會,成立詩歌會,偶有抱怨老作家們玩圈子,又對那個圈子充滿向往。陳飛坦言,主流的文學圈觸不可及,邊緣的文學夢模糊不清。
陳飛近照。圖/九派新聞 馬驍
2022年以來,陳飛供職的書店面臨轉型,圖書主管的崗位難保。面對未來,陳飛顯得坦然,他沒有房產,也沒有多少積蓄,更沒有對未來的清晰規劃;他想繼續窩在珞瑜東路的車庫,讀書、寫詩,不去為將來憂慮。
33歲的陳飛曾有一段“接近”的戀情,在健身房結識了一位女孩,朋友們竭力撮合。陳飛給那位女孩講詩歌,講人類,講夢想,女孩邊聽邊笑,表示似懂非懂。陳飛放棄了那段潛在的戀情,在他看來,他無法忍受對文學一竅不通的女孩。因文學拒絕戀情,這個故事成了朋友間的笑談。
2022年7月,陳飛擁有了人生第一位女朋友,一位00后,一位來到武漢求學的中文系女孩。兩人相識于某文藝社交平臺,聊得來,便確立了情侶關系。陳飛說,兩人經歷相似,“有共同語言,有著特有的默契。”女孩說,她和陳飛都鐘愛文學,喜歡浪漫的玩意;她說,平時約會,陳飛會替她遮陽、擦嘴,“他心思細膩,是個很酷的人。”
九派新聞記者 馬驍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