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苑廣闊 作者系職員 有人花1000元買來機場遺失行李箱“盲盒”,竟然開出4萬元物品?近日,有關“無人認領行李箱盲盒”的話題沖上熱搜。
這幾年“盲盒經濟”十分火爆,從開始的玩具盲盒、圖書盲盒到后來引發爭議的寵物盲盒,都曾經興盛一時。最近網絡上又開始流行“行李箱盲盒”。所謂的“行李箱盲盒”,目前主要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是一些短視頻博主,通過直播的方式展示開啟一些行李箱的過程中,尤其是開啟箱子以后尋找各種有價值物品的過程,能夠引發網友極大的關注興趣;另外一種,則是網友通過一些二手交易平臺,直接購買行李箱盲盒自己來開。
不管是哪種形式,一時間都熱度十足,讓很多網友欲罷不能。然而,很多網友以及法律界人士,圍繞行李箱盲盒的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紛紛提出了質疑。
首先來說行李箱盲盒的真實性。一些博主表示自己開的行李箱來源于機場、火車站等場所,都是旅客遺留不要的。問題是,如果不是發生了意外情況,誰會把自己的行李箱說不要就不要了?南通機場的工作人員就表示,機場運行這么多年,截至目前幾乎沒有無人認領的行李。再者說來,即便真有無人認領的行李箱,按照國內多個機場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旅客行李箱超時無人認領,會將物品移交給公安部門,并不會隨意買賣,流入社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行李箱盲盒大行其道的合理性,也值得懷疑。一個很難理解的地方,就是既然一些博主通過開行李箱盲盒,輕易開出了價值幾千幾萬的名牌化妝品、貴重首飾,其價值遠遠超過了售賣行李箱盲盒的幾百元錢,那么博主為什么不留著這些行李箱自己開,而是要賣掉?有購買過行李箱盲盒的網友表示,自己拆出來的盲盒,里面都是一些根本不值錢的破衣爛衫,感覺就是被人買來放進去的東西。
最后,如果物主對遺留的行李箱仍有所有權,則買賣行為涉嫌違法侵權。即便真的是有人遺棄不要的行李箱,買賣雙方也不能侵犯原主人的個人隱私和信息,不得將私密物品公之于眾,否則也屬于違法行為。此外,賣家在銷售行李箱時需要客觀介紹行李箱的情況,不得惡意隱瞞或進行虛假宣傳。如果不是無人認領的行李箱,而誘騙購買者,則屬于典型的消費欺詐。
與此同時,行李箱盲盒市場也充滿了亂象,很多賣家刻意渲染自己售賣的行李箱來自女性、女學生等等,進行情色營銷的意味很明顯。這就意味著,行李箱盲盒的熱銷,其實存在了道德與法律的雙重風險,不但消費者要謹慎購買,同時平臺也要給予整頓和規范,避免這樣的行李箱盲盒亂象繼續蔓延。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