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美食博主“提子”拍攝水煮鯊魚和燒烤鯊魚的視頻引發關注。科普博主反映,這條鯊魚是國際瀕危野生動物噬人鯊,相當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有媒體從南充警方獲悉,經鑒定,網紅“提子”視頻中的鯊魚確是噬人鯊(也稱大白鯊),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南充市農業農村局部門稱,網紅“提子”從京東上購買“大白鯊”,來源為福建沿海地區,相關人員已被警方控制。
這起舉報事件背后,是一個叫“御靈苑”的公益科普組織。其核心成員有四個,幾乎都有相關研究背景。成員蛇叔在武漢自然博物館任研學導師,從2018年開始,他給央視九臺的紀錄片當科學顧問,為其核對字幕。另一吉翁正在美國留學,學野生脊椎動物與魚類保護生態學。
(資料圖片)
他們在群里看到“提子”和鯊魚的合影時,一眼便認出那就是大白鯊,隨即兵分兩路舉報、套線索。“她的行為是不可原諒的,她要是觸犯法律,必須要擔起責任。況且,她還不是小主播,她有700萬粉絲。”
圖源網絡
【1】人工飼養鯊魚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難題
7月14日上午10點38分,“御靈苑”qq群里有人發了視頻截圖,“御靈苑”的粉絲Q先生找到“提子”的快手賬號,根據那個視頻,鯊魚體重約100斤,體型略大于主播本人。
盡管后來主播自辯說是尖吻鯊,但當時,大家都認出圖中的鯊魚是噬人鯊,又稱大白鯊。“御靈苑”核心成員,曾在武漢市自然科學博物館任職,cctv9科學顧問蛇叔(@黑鱗雞冠蛇)告訴九派新聞,大白鯊和尖吻鯊的區別還是很顯然的。從顏色上看,大白鯊的背面是深灰色的,尖吻鯊不管是活著死亡,都是偏金屬質感的藍灰色。從牙齒上來說,大白鯊的牙齒比較寬大,邊緣有鋸齒;而尖吻鯊的牙齒邊緣沒有鋸齒。此外,吻部也有區別,尖吻鯊顧名思義吻部更尖,而大白鯊則比較短。
該網紅自稱鯊魚來源渠道正規,有網友猜想是通過人工養殖的途徑獲得。蛇叔認為這不可能,人工飼養鯊魚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難題。以大白鯊為例,全世界飼養大白鯊最成功的是美國的蒙特雷灣水族館,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館之一,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
他們將一條1.2米長的大白鯊幼體,放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箱里(深10.6米,周長76米)。圈養環境下,這條大白鯊變得越來越暴躁,不但攻擊水族箱內的其他魚類,甚至連其他鯊魚也不放過,終于在成功殺死了兩條其他種類的鯊魚后,它被釋放了。
這條大白鯊共計被飼養了198天,這已經是全世界最好的紀錄。
再就是2016年,日本沖繩的美麗海水族館圈養了一條3.5米長的成年大白鯊,結果養了三天就死掉了,“別說人工繁殖,就是把它長期養活在現階段的技術條件下也根本不可行。除非說你打造一個全世界最尖端標準的水族館,才有可能將它養一段時間,而且養得狀態非常不好。”蛇叔說,目前只有少數鯊魚可以人工繁殖,比如體型較小的斑竹鯊,又稱狗鯊。
為什么人工繁殖的鯊魚不能夠供應食用市場?蛇叔說,這在于鯊魚的生產量少、且成長周期長。鯊魚和常見的魚類不太一樣,不是一次性能產下一大堆魚苗、魚卵(鯊魚可以卵生也可以胎生),“一次只能生產少數幾個后代,包括像大白鯊,一次能生十幾條小鯊魚,在鯊魚里已經是算多的了。”
而從產下魚卵,到孵化,再到性成熟(能夠繁殖)又要經歷漫長過程。“像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的大白鯊,一只小鯊魚要成長到性成熟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
這樣的情況下,人工繁殖所需要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都比較高。
此外,鯊魚肉通常不是什么高檔的食材,除了魚翅,而魚翅只來自大型鯊魚而非小型,“所以食用鯊魚賣的價格很低,人工繁殖的成本非常高。市面上的食用鯊魚,都來自野外捕撈,如果靠人工繁殖去供應市場的話,成本就控制不來。”
大白鯊有多瀕危?據科學網報道,2010年,有科學家研究發現,目前全球海洋中僅存不到3500只大白鯊,“這使得它比老虎還稀有”。這也意味著,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海域能夠發現大白鯊的長期存在。今年7月,新華社援引法新社的報道稱,目前,全球大白鯊被標記數量約為300頭。
“御靈苑”的另一核心成員小青龍不理解,為什么要去吃鯊魚,“吃了也很難吃,還要裝出一副很好吃的樣子。”大白鯊是海洋食物鏈里比較頂端的掠食者,他的體內會富集從小魚身上帶來的金屬,包括一些污染物,“所以吃這個東西是一個非常愚蠢的選擇,等于是在變相吸毒。”
【2】兵分兩路:一路舉報,一路套話
“御靈苑”的一些人決定行動起來。成員們分了兩條線,一條以小青龍為代表,因為視頻的ip地址顯示南充,他打算去聯系四川南充的漁政局。他們想,南充在內陸,距沿海非常遠,這意味著或許是團伙作案。“從沿海跨省到內陸。這個是有必要舉報一下。”Q說。
另一條線是以Q為代表的六個人,打算裝成粉絲,到直播間里刷禮物套信息,希望能把購買鯊魚的渠道,把供貨商、原產地等信息套出來。“哪怕不知道具體地址,只要能知道是那個省,就可以告訴給當地漁政局。”
策劃中,兩人偽裝成外地水產店的進貨商,兩人提出要買鯊魚肉,另外兩人則偽裝成想嘗鯊魚肉的小孩子。“同時我們六人會盡量上榜,以確保得到主播回應。”
可是那天,提子的視頻已經在網上有熱度,晚上直播時涌來一大群人。“直接就罵,把我們計劃都打亂了。”這直接導致主播下播,他們沒有拿到想要的信息。
當時主播在賣脫毛儀、螺螄粉,和美顏相機。Q沖了一塊錢,買了十個快手幣,在沖了六七個小火苗后就上了榜二。一些網友事后看到截圖,甚至心疼主播人氣之低。“這個主播確實混得比較慘。”Q也承認,“但是她的行為是不可原諒的,她要是觸犯法律,必須要擔起責任。況且,她還不是小主播,她有700萬粉絲。”
主播下線后,也下架了所有視頻,“御靈苑”失去線索。
視頻里,提子提貨的水產店是“渤海灣海鮮平價超市”,他們便把線索鎖定在渤海灣區域,給渤海灣區域的各省漁政局打去電話。事后店主告訴媒體,自己只是被借用拍攝,大白鯊是“提子”自己帶過去的。
Q先生告訴九派新聞,7月15日當晚23點06,南充市有關部門工作人員通過微博聯系到他,希望能幫助確定下,主播是南充市哪個區/縣的,Q先生便將水產店的詳細地址提供給了他們。
“御靈苑”之前有過類似行動,光小青龍就在微博上和線下舉報過好幾個賣野生蛇的。
“御靈苑”有個四百多人的QQ群,發生類似情況時,蛇叔會第一時間告訴大家,不要上去就是罵人,否則對方可能直接跑了,銷毀證據了。他建議搜集證據,如果是陸生的野生動物,要聯系當地的林業部門,水生野生動物則聯系漁政,“這是最快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3】自然自有迷人之處
2019年,自媒體“御靈苑”成立,名字是小青龍起的,取守護圣靈之意。
“御靈苑“有四個核心成員,他們最初通過網絡認識,并且幾乎都有相關背景。
蛇叔,武漢人,在澳洲學的是生物科學和動物科學專業,2013年回國,此后一直從事相關專業,最初在做自然科普相關的自由撰稿人,之后在北京的一個自然教育機構和武漢自然博物館任職。從2018年開始,他給央視九臺的紀錄片當科學顧問,為其核對字幕。
吉翁,北京人,正在美國留學,學野生脊椎動物與魚類保護生態學,“主攻美洲鬣蜥和水龜,但是魚類也在系統學習。”
小青龍,孝感人,野采(采集原生動植物的一種)好手,雖然大學學的是設計,但一直愛好博物,曾跟中科院水生所合作。
莫迪,大理人,尤其關注大理水生野生動物保護。
成員們對生態的喜愛,都能追溯到童年時期與自然的奇妙相遇。在小青龍小時候,孝感的建筑尚未興起,水田很多。他和小伙伴拿著網在水里找蛇、找蟲子、找烏龜,“那時候環境非常好,沒什么污染,什么都很容易找到。”
蛇叔童年的假期則是常常隨父母到縣城里老人家去。那時,青蛙、蛇等各種昆蟲在院子里隨處可見,他們到附近的小河邊玩耍,河里有小魚、黃蜆、田螺。父母支持他的興趣,給他買來各種圖鑒。“我從小大概是在這樣一種環境長大的,很天然地對這些原生的、野生的動物、對大自然有一種親近感。”
“御靈苑”的粉絲“破裂折扇蟹”也是武漢人,“小時候住在鎮上,我們家有個院子,我在里邊經常去抓什么毛毛蟲、蚯蚓、蝸牛。”他覺得能一直保持這個愛好很幸運,因為“研究生命哺育的東西,比研究冰冷的機械更有溫度一些”。他的頭像是一只中國大鍬甲,這是種強壯的昆蟲,體積在甲蟲里算得上大,一般的節肢動物的壽命多在一個月到半年,而它能活兩年。
自然自有迷人之處,越深入越覺宇宙之大,無窮無盡。蛇叔最感興趣的動物是綠水蚺和大白鯊。大白鯊已經是明星物種了,還有電影以此為名,可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見過這種大型生物交配、產仔的過程。“它具體是在哪里繁殖的?沒有人知道。”
東太平洋沿海的大白鯊,每年會遷徙到夏威夷島附近,潛到幾百米深的深海,在那里聚集一段時間,然后散開。它們聚集在哪里干什么呢,仍舊無人知曉。
“非常有意思,如此明星、知名度如此之高的這么一個大型食肉動物。一說大白鯊大家都知道,但直到現在,它身上還有很多謎團是我們人類未解的。”
綠水蚺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蛇,早期的博物學媒介上對其有基本的描述。“可就是這樣全世界最大的蛇,我們連它的自然壽命,連它的生長周期,連它最大能夠長大多大這些基本的問題,目前還是有爭議的。”
某種程度上,上述兩種物種對蛇叔而言已成為意象,象征了人類對海洋、對世界的無知,“那種大眾很耳熟能詳的物種,身上也還有很迷人沒有解開的答案。這個可以說是非常迷人。”
【4】曾發現特有珍稀魚類“鳤魚”
一開始,“御靈苑”主要對冷門古生物科普,后來比較關注本土水生野生動物的科普和保護,做了一個叫“淡水入侵者”的系列。
他們尤其注重對水生動物的保護,因為不管是從執法力度,還是公眾的關注程度上說,陸生動物跟水生動物是沒法相比的,“很多人不知道這些動物是保護動物,或者就覺得漁民辛苦捕撈,為什么不能讓別人買?”
“淡水入侵者”系列,是通過自己的鏡頭,探索武漢地區,或整個湖北地區的一些物種入侵情況,讓大眾了解到,在生活中看到這些水域的外來入侵物種類,應該怎么樣處理。
第一步就是要消滅。武漢有些地方,大口黑鱸和小龍蝦比較厲害,他們會在直播、視頻中展現出來。另一點就是要合理放生,“我就親眼見過有人往河里放小龍蝦,和一些雜交的養殖龜鱉。”蛇叔說。合理放生非常重要,能從源頭把入侵途徑切斷。今年,中國佛教協會聯合另外兩個部門編纂《水生野生動物科學放生手冊》,“御靈苑”在其中提出大口黑鱸入侵的嚴重性。
去年,蛇叔參加了一個漁政船上舉辦的科學放流座談會,他提到,國內多地被投放大口黑鱸的事情,“有一些物種,本來危害非常大,已經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全球100種最具危險性物種,但卻沒有相應地在《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上出現,“打擊入侵物種這個事還是任重而道遠。”
小青龍是參與野采最多的,“啥玩意兒我都見過”。最普遍的野采是在周邊公園里捕撈外來入侵物種,比如巴西龜,大口黑鱸,羅非魚……有時也會和朋友們到山上找生物、認生物。他們通常晚上去,白天要么上班要么上課。
山林更多時候向他們展示令人著迷的美。那里海拔高,空氣清朗,“可以看到星空,很美很美的星空。”他們還曾看到流星。
他們坐在溪水中的沙灘,在周圍搭上一圈燈光,“水在周邊流,坐在水中央,感覺非常好,非常安全,非常放松。”
就在今年夏天,小青龍和蛇叔還在長江以北的府河片區收集到了一尾特有珍稀魚類——鳤魚,身長33cm。這一物種曾一度被認為區域性滅絕。
未來,“御靈苑”的這群人還將繼續做下去。
鳤/受訪者供圖
九派新聞記者 覃鈺鈺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