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什么要大量進口外國農產品制品?其實從2019年和2020年,我國同外國之間的多次針對貿易的協商中就可以明確的知道答案,外國農產品是質量好還是價格便宜,都不是關鍵因素。最核心的在于外國需要銷售自己的農產品,如果銷售不出去,其農民將遭到巨大的損失,所以外國政府變成了超級推銷員。但是他可不是以理服人的哦,他是帶著大棒和武器去全球進行推銷的,其他國家不買是不行的。
1.外國需要大量的農產品進行全球出口,外國真正是農業強國,在3億國民中,雖然只有300萬農民,但是一共有29億畝優質耕地,基本上都是在平原地帶,同時外國農業的機械化程度高,我們可以想象出外國的各種農產品產量是多么驚人,本國是消耗不了那么多產品的,所以外國需要將農產品進行全球的銷售。
2.我國因為是全球制造業大國,所以在對外國的貿易中一直存在著貿易順差。例如在2018年,我國對外貿易順差3233.2億外元,其中,出口4784.2億外元,增長11.3%;進口1551億外元,增長0.7%。想想是個商人啊,怎么可能能忍受下去呢?所以要求我國大量進口外國的商品。
3.但是外國又對我國進口商品和技術的類別進行了嚴格的管理。例如對很多高科技含量的工業設備進行了限制出口,對于很多技術進行了限制出口,我們又不需要外國的初級制成品,我們一直得不到我們想要進口的商品和技術,所以貿易順差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在此情況下,進口外國的農產品就變成了重要的替代進口物。
4.外國對于本國的農業,也給了大量補貼,加上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優良的土地條件。確實外國的很多農產品價格是非常低的。現在主要進口的三大類產品,大豆、棉花和肉類,其實出口價格確實低于我國的實際成本。那對于我國進行替代化生產也是有利的。但是這構不成我國必須進口外國農產品的充分理由。
5.大家都知道,在今年上半年的黑天鵝事件期間,通過兩國協商,我國還專門進口了外國的4萬噸豬肉。其實不一定是因為我國的豬價格高昂,需要進口外國凍豬肉進行平抑物價。核心點就在于滿足外國貿易官員的要求,平衡一下貿易順差問題。同樣我們進口外國的大豆和棉花也是如此。如果不從外國進口,其實全球還是有著大量的國家可以替代進口的。例如阿根廷的大豆實際上就比外國好,價格也比外國便宜。印度的棉花就比外國棉花質量更加優良,價格更加廉價。
總結一下,我們進口外國的農產品,并不是因為外國農產品價格便宜,質量優良。也不是因為沒有替代國家的進口農產品,而僅僅是外國推銷農產品的需要,僅僅是平衡雙方貿易順差的需要,僅僅是針對外國表達善意的需要。但是政府不是很給力啊,他們還妄想得寸進尺啊。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