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九派新聞評論員 孟亞
近日,河南信陽拆掉了市委、市政府大院圍墻。
圖片來源于網絡
原本圍起來的機關大院人頭攢動,好不熱鬧。市民們或抱著孩子散步納涼,或在一樓大廳前搖扇閑坐,還有人舉起手機對著大樓呼朋喚友:“信陽市政府,可以進來玩”。大院拆除后,未來這里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園,供群眾休憩、停車、活動。
近年來,多地黨政機關或拆除圍墻,或分時分階段開放大院,或開放大院食堂、停車位,將辦公資源與群眾開放共享。信陽市委拆除大院以開放綠色資源,以及為城市騰挪公共空間,正是資源開放共享的一種踐行。
據報道,今年1月20日,在信陽市委六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信陽市委提出:實施交旅融合,推進通景道路、生態廊道、休閑步道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集觀光休閑于一體的主題公路,實現多種交通方式內聯外暢,旅游景點景區穿珠成鏈。市委開放大院不僅僅是象征意義,實為當地公共空間規劃發展的一種“讓路”,堪稱表率。
具體來說,黨政機關開放資源不僅僅是開放大院,也不必然是開大院。開放資源作為服務于民的踐行,最終是根據實際情況,緊盯群眾“急難愁盼”。比如,去年十一期間浙江衢州市的350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位免費向公眾開放,有效緩解了市民游客出行停車難的問題。在江蘇揚州,在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三個節假日期間,市政府等多個單位的內部食堂對外開放,并且提供衛生間、茶水間、停車場、WIFI、手機充電等配套服務。而在湖南長沙市,不少的單位還開放了籃球場、羽毛球場甚至廁所等設施。
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停車場、衛生間、充電樁、無線網絡等資源,首先是辦公資源,本質也是公共資源。把資源拿出來共享,是心里裝著老百姓,是實實在在地想讓老百姓獲得實惠、緩解公共服務的壓力,傳遞了政府開放親民的姿態,更是社會有效治理、城市管理有溫度的一種體現。
拆墻透綠只是一小步,作為窗口服務單位,也要考慮“開門”以后如何更好地保障正常的工作和安全問題。外在的墻雖然拆了,但后續的安保和環境壓力也很重要,安防設備的建設、訪客及車輛預約系統的統籌以及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的跟進等內在的管理和服務也得跟得上。此外老百姓心里也得想著政府,政府拿出資源開放的誠意與決心,需要與市民的文明納涼、停車、就餐等相互成就。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3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