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財富》中寫道:神的價值在于他擁有無限時間,可以不朽和萬能。而對富豪們而言,時間與死亡或許也是他們唯一無法掌控的事情。因此全球富豪們長久以來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想觸摸這一高度,其中不乏一些科技含量頗高的舉動。
2016年,亞馬遜創始人、硅谷富豪貝索斯砸下1.16億投資Unity Biotechnology生物公司,將目標放在Senolytics(衰老細胞清除分子)身上。盡管一開始在動物身上取得了一些具有說服力的成果,但卻在二期臨床實驗中失敗,整個研發全部停止。
(相關資料圖)
但這并沒有讓60歲的貝索斯打退堂鼓,畢竟懷抱身材性感火辣的主播女友,靠在健身房猛練肌肉似乎不太夠。2022年1月初,他重振旗鼓,再投資200億成立生物科技公司Altos Labs,將目標放在“細胞重編程”上。
這一次,他大手一揮,高調宣布招募了甲基化生理年輕時鐘之父Steve Horvath、2012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得主Shinya Yamanaka等4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十余位全球多位頂尖科學家,被外界稱為“史上最牛抗衰實驗團隊”。
過去一年內,貝索斯終于將長壽之窗拉開一道縫隙:4月初,他們聯合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在《bioRxiv》發表論文,通過細胞瞬時重編程,讓果蠅至多延長31.6%存活期。同月,在《eLife》再發一文:Wolf Reik教授通過細胞重編,13天讓53歲的皮膚細胞倒退了約30年。
比貝索斯更接近他的目標的,是被時代雜志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 David Sinclair。2013年,發現NAD+物質,30天使20個月大的老年鼠生理年齡回到12個月的青年鼠水平。而后他又將這一技術應用在“個人試驗”中,他的生理年齡通過血檢測顯示年輕化趨勢,因而他每年投入3億用于持續研究。
2018年, Sinclair所在的哈佛保羅·F·格倫生物衰老生物中心率先完成了NAD+的實用化并落地“暢絡因”老衰抑制劑初代。此后,初代成品暢絡因在生物中心聯合我國生物學家下完成對該技術的成熟應用。而這一技術也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2020年全球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技術的突破下,帶來了富人“爆發式”涌入。截止到2021年,全球范圍內衰老市場規模約2160億美元,共計有超2.3萬家企業投入研究。調研機構P&S Intelligence報告中同樣指出:到2030年,全球抗老市場的行業市值將漲至4214億美元,再翻2倍不止。“投資教母”Laura Deming也表示:7年前我首次為衰老項目募資時還四處碰壁,如今卻正在成為吃飯、喝水一樣的剛需。”
火熱投資的背后,不難看出對抗老的旺盛需求。以較早實驗應用的暢絡因為例,2018年進入國內在京東后,引發數輪高收入人群的搶購,“他們正在肆無忌憚享受科技帶來的紅利”。
硅谷富豪們更是早已“饑餓難耐”。2011年,傳媒大亨默多克斥資5億美元建立長壽和健康飲食研究中心;2016年,伊茨科夫拿出10億歐元通過上傳人腦信息想實現意識“永生”;谷歌創始人謝蓋爾·布林、Facebook扎克伯格甚至拿出3300萬美元,“給最有希望的延壽研究”。連《紐約時報》評價:他們有錢、想法新、時間充裕,對衰老做了大量的研究,很難不成功。
但在這堪比“寒武紀爆發”的市場發展中,也有許多人提出質疑:延緩變老新技術的出現,是否為富人提供了長壽“特權”,成為他們專屬的“生存游戲”。
質疑是必然的。就拿被富豪們早早選中的暢絡因來說,單瓶4位數相當于普通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價格門檻高筑。再結合根據不久前的618預售用戶畫像顯示,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年齡在35-50歲之間,以金融從業者、程序員、老板為主要客群,“他們普遍手里有錢”。
但這或也并不是毫無意義。正如埃克塞特大學遺傳學家Lorna所言:很多問題追根溯源都與機體的衰老密不可分,富豪們愿意拿出自己的錢來做研究,對于推動生物技術的發展還是有很大幫助。就像喬布斯在2003年被診斷出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后,他揮金如土支持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進行研究,并進行了7年的基因測序。在技術加持下,他突破胰腺癌患者僅有9個月的平均壽命,延續了長達8年的生命,同時也讓基因檢測的發展更進一步。
從古至今,健康且長壽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渴望,隨著全球富豪們的瘋狂加入,越來越多的生命科技噴涌而出。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在百年間從40多到如今的快80歲,翻了約一倍。
科技真正的意義,更在于讓普羅大眾都能夠受益,在這場富豪們的狂熱里、科技的洪流里、我們并不只是旁觀者,更可以成為當局者、受益人。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4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