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9日,武漢市科技局召開2023年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聯絡員工作會。工作會以“打造專業化服務隊伍 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為主題,旨在推動武漢加快建設具有全國有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全面提高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聯絡員工作實效,讓更多科技成果在武漢開花結果。
會上表彰了武漢2022年度十佳聯絡員10名、優秀聯絡員20名,共計30人。現場,十佳聯絡員代表、市派聯絡員劉雅婷和區派聯絡員童心等結合科技成果轉化聯絡員工作進行交流發言。
“奔走在校園、企業、孵化器、產業園,為科技成果找‘婆家’,我倍感充實。”劉雅婷在分享中表示,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學科、多主體、多環節,需要聯絡員聽得懂技術、看得懂市場對得上資源、還要談得了項目。童心分享了自己從一個創業小白成長為一名技術經紀人的經歷。從業八年來,她帶領技術經紀人團隊聚焦光電子信息、新能源、生命科技等硬科技領域,專注于“從-1到1”階段的孵化與投資,陪伴科創團隊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先后服務早期硬科技企業200余家、海外高層次人才100余人次,投資早期硬科技項目24項。
市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第一書記杜星球介紹,近年來,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聯絡員深入高校院所企業,通過收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挖掘企業技術需求、組織成果轉化對接活動,積極推動了科技成果在漢轉移轉化。同時,市、區科技管理部門建強聯絡員隊伍,引導聯絡員當好“四員”,做好“五盯”“五找”,跟蹤“四類成果”落實落細,強化培訓提升效能,開展聯絡員進百園聯千企,加大宣傳力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并明確了下一步工作。
會上,上海技術交易所總裁助理王晗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 兩鏈融合推動區域發展》為題,就高效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打造高水平創新成果轉化共同體作專題報告。
武漢市科技局一級調研員、成果轉化處處長程樂學介紹,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科教資源全國領先,科研實力居全國前列。市科學技術局強化制度頂層設計,組合拳釋放政策疊加效應,深化供需對接服務,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完善技術服務體系,激發技術市場活力,搭建成果轉化平臺,提升轉化服務效能,實施成果轉化項目,推動院士專家重大成果在漢轉化,探索科技金融賦能,強化金融支撐。
“十三五”期間,武漢市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03項,居副省級城市前三名。高新技術企業 12654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 5321.9億元,占GDP的比重達 28.2%,《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創新指數位列全球第16位,技術合同成交額1355.16億元,位居副省級城市第4位。
今后,武漢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高效能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切實把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營造高水平的熱帶雨林式創新創業生態,打造高標準的科技創新平臺,高效率推動科技成果供需融合,高質量提升市場主體承接能力,高效能推動科技金融賦能。
九派新聞記者王晶 通訊員胡育龍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