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口吃掉《中國當代藝術史》,太有趣了。”5月7日下午,“美食劇場”傅中望《啃書本·咬文嚼字》系列展開展暨《第三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啟動儀式在創意天地芷美空間舉行,一場區別于傳統展覽形式的“美食+藝術”沉浸式體驗讓現場參與者玩嗨了。
藝術家介紹展覽,桌面上擺放的分別是實體書和可食用書。
《第三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以藝術家傅中望《啃書本·咬文嚼字》藝術項目開啟,向觀眾傳達“生態雕塑”的多種可能性,并引發參與者對書本與文字的再認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用可食用材料制作的《中國當代藝術全集》。
活動現場,藝術家邀請嘉賓在不同“書本”與“字形”中,進行“閱讀”與“品味”。以中國當代著名評論家魯虹先生的《中國當代藝術史1978—1999》《中國當代藝術史2000—2019》及《中國當代藝術全集》仿生食物為媒介,通過參與者“啃”“咬”“嚼”等方式的體驗,引發參與者和觀者對文化與歷史的思考。同時,現場用“紙墨”寫下文字,并一一品嘗,感受食物與藝術的融合碰撞。“書本的內頁為傳統米糕,封面則使用的視頻打印技術,將可食用的墨打印在可食用威化紙上。”芷美空間美食部負責人方培杰介紹,“寫字的‘墨’其實是食用級竹炭粉,‘紙’則是雜糧煎餅、山東煎餅等多種煎餅組成,嚼起來口感豐富。”
參展藝術家用可食用材料書寫。
據藝術家介紹,“《啃書本·咬文嚼字》是一個持續性、參與性的藝術項目,展覽將摒棄傳統固定展陳的方式,以一個又一個的行為現場+影像記錄的方式,構成作品視覺表達。”
對于“生態雕塑”的理解,第三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總策展人孫振華說:“‘生態雕塑’沒有既定的圖式,沒有固定的形態,沒有不變的范圍;它更多的是一種立場和態度,一種眼光和方法,一種探索的姿態。”第三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將把美食和藝術聯系起來,進行藝術呈現和藝術表達,圍繞文化與美食、生態與美食、生活與美食三大板塊展開,以飲食為契機,進行生態多維度的思考與展現。
第三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將由傅中望擔任藝術總監、孫振華擔任總策展人,魯虹、冀少峰擔任學術主持。展覽主辦單位為芷美空間,合作單位為武漢石門峰紀念公園有限公司與武漢天域恒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雙年展具體征稿內容及細則,將于近期公布。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