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枕王鹟。 高亮 攝
兩位市民在漢口江灘觀鳥時,拍到一只腦后有一撮黑毛的藍色小鳥。經長江日報記者牽線搭橋,1日,這只小鳥被武漢市觀鳥協會認定為今年武漢第一個鳥類新記錄。
4月27日,長江日報退休職工崔躍林聯系記者,稱他的朋友、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教師高亮,在漢口江灘拍攝到了一只黑枕王鹟。經查閱相關資料,認為有可能是武漢首次發現并記錄到這種鳥類,請求聯系相關方面予以確認。
【資料圖】
黑枕王鹟。 高亮 攝
記者聯系到高亮老師,獲得了他拍攝的黑枕王鹟圖片,隨即轉發給武漢市觀鳥協會。該協會會長顏軍稱,當天在漢口江灘發現黑枕王鹟的消息在觀鳥微信群引發了熱議。這確實是武漢首次發現并記錄到這種鳥類新物種。但誰是第一個發現者,需等證據收集齊全后才能認定。
高亮告訴記者,4月27日清晨7點多,他就到了漢口江灘一片密林觀鳥,當時有幾位鳥友在林中拍攝其他鳥類。9點左右,他穿過一處低矮的灌木叢時,突然一道藍色的身影從旁邊閃過,他以為是一種叫白腹藍姬鹟的鳥類,沒太在意。在林中蹲守觀察到10點25分,又有一只藍色小鳥出現在鏡頭前。他連忙按下快門,拍攝數張圖片。當時,他仍然以為自己拍到的是白腹藍姬鹟。
黑枕王鹟的腦后有一撮標志性的黑色羽毛。 高亮 攝
看到身后不遠處有個小伙子也在觀鳥,高亮跟他打了聲招呼。這位名叫劉雙祺的小伙子過來后,高亮讓他欣賞拍到的美麗藍色小鳥。小劉觀察一番后,用手機錄下了林中藍色小鳥的鳴叫聲。
回家后,高亮用電腦檢視拍到的藍色小鳥圖片,發現它腦后有一撮黑色的羽毛,這不是白腹藍姬鹟!他通過“懂鳥”軟件進行識別,并查閱了《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這才驚喜地發現,自己拍到的原來是一只黑枕王鹟的雄鳥!這是一種雀形王鹟科鳥類,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等南方省份。
發現黑枕王鹟的密林。 高亮 攝
1日,武漢市觀鳥協會在組織專題討論并經專家鑒別后,認定黑枕王鹟為2023年武漢市第一個鳥類新記錄,也是武漢市記錄的第453種鳥類。高亮、劉雙祺同為黑枕王鹟的發現記錄者。
消息傳來,高亮非常高興。他說,自己是一名觀鳥才兩年的“小白”,還不是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能發現并記錄到一種新鳥類,他感到非常幸運!在觀鳥過程中,他切身感受到,武漢的生態環境的確是越來越好,也越來越美了。
高亮指導學生在野外觀鳥。 郭勝娟 攝
今年第一個鳥類新記錄由兩位普通市民完成,顏軍也十分開心。他說:“我們希望有更多市民能夠關注鳥類,并且成為鳥類新物種的發現者和記錄者。”
顏軍分析,這只黑枕王鹟有可能是因為迷路來到武漢的,也可能是因為氣候變暖,從南方擴散到武漢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尚需繼續觀察。
記者了解到,去年武漢發現的20種新鳥類中,有林雕、麗星鷯鹛、栗頭地鶯等好幾種鳥類,都是從南方擴散到武漢的。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2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