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全線合龍,距離建成通車更進一步。
長江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武漢有一批建橋力量參與其中,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深中通道S04標段,線路全長3973米,主要包括伶仃洋大橋東主塔、東錨碇施工,上游側主纜架設,鋼箱梁安裝等;中鐵大橋局武漢橋梁建筑工程監理公司承擔全橋土建施工監理以及隧道沉管鋼殼制造監理任務。
【資料圖】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通訊員供圖
深中通道連接珠江口東岸的深圳和西岸的中山市,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樞紐工程,全長約24公里,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其中跨海段長22.39公里,行車時速100公里,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
伶仃洋大橋創四項世界之最:全長2826米,為主跨1666米的三跨全漂浮體系鋼箱梁懸索橋,是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懸索橋;大橋橋面高達91米,是世界最高橋面海中大橋,兩個索塔高270米,相當于90層樓高,亦是世界最高海中大橋;大橋錨碇重達170萬噸,是世界最大海中錨碇。
隨著最后一榀鋼箱梁吊裝到位,中交二航局參建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全橋合龍。通訊員供圖
全橋鋼箱梁總重約5.66萬噸,相當于北京鳥巢用鋼量的1.2倍。施工為全海上作業,吊裝區域橫跨伶仃洋航道,給施工帶來極大挑戰。
伶仃洋大橋處在珠江口臺風頻發區,抗風是個極大的世界性難題。深中通道團隊聯合多家單位攻關,在世界上首次將超大跨整體鋼箱梁懸索橋顫振臨界風速提高至88米/秒。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全橋合龍。通訊員供圖
主纜被稱為懸索橋的“生命線”,連接伶仃洋大橋東西兩邊的主塔和錨碇。大橋單根主纜由199根索股組成,每根索股由127絲、直徑6毫米的中國自主研發的2060兆帕鍍鋅鋁鋼絲組成,為目前世界最高強度懸索橋主纜鋼絲。單根主纜重達1.7萬噸,兩根主纜鋼絲總長度加起來能環繞地球4圈。成橋階段每根主纜最大纜力超10萬噸,相當于能同時承受3艘中型航母的重量。
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項目副總工程師蔣明鵬介紹,主纜架設過程中,項目部采用超長索股無人跟隨架設技術,測量時自主研發智能標靶等設備,顯著提升大跨徑懸索橋主纜架設自動化、信息化水平。
深中通道是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之后,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構筑的又一重要交通大動脈,建成后將有力推進珠三角經濟、交通一體化及轉型升級,成為聯系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直聯通道,屆時從深圳到中山車程將由原來的2小時縮減至20分鐘。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