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廣西陽朔的氣溫達到了31℃。盡管突然到來的雨水改變了部分游客的行程,陽朔西街熱鬧不減,遇龍河景區的門票迅速售罄。廣西壯族“三月三”假期首日,陽朔全縣游客突破11萬人次。
2014年,壯族“三月三”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為迎接“三月三”,陽朔提前一個月便開始籌劃相關活動。
陽朔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市場規劃股股長羅圓圓告訴九派新聞,年后,陽朔的旅客數量便達到了往年旺季的水平。而隨著大量旅客一起到來的,還有網絡上關于“陰陽菜單”“交通擁堵”等負面評論。
(資料圖片)
羅圓圓表示,陽朔縣已經關注到了這些負面評論,并正大力整頓旅游市場。但她也坦言,陽朔是首批對外開放的旅游縣,承載力有限。目前,陽朔正嘗試從觀光游向休閑游轉型,打造體育賽事,建設新城區。
“我們的人力、物力是有限的,非常歡迎大家監督舉報欺騙行為,我們核實后將按規查處。”羅圓圓說,她想讓游客知道,陽朔是有規劃、有行動的,希望大家多給陽朔一些時間。
對話羅圓圓。
【1】“三月三”有竹竿舞、水上漂浮集市和歌圩節
九派新聞:今年三月三陽朔準備了哪些主題活動?
羅圓圓:20號晚上我們聯合遇龍河景區做了一場巨龍巡游,這條巨龍是我們陽朔的特色,由56只竹筏組成,巨龍全長560米,寓意56個民族。這幾天我們還有歌圩節,有專業的老師來帶游客唱山歌。另外,我們邀請了劉三姐扮演者黃婉秋的傳人來表演戲劇。
“三月三”前一個月,我們就在跟各個景區溝通,每個景區都會舉辦活動。22號,也就是“三月三”當天,我們在西街有一場非遺展覽活動,邀請了瑤族刺繡、松花糖、金寶酸棗糕等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做展示。因為西街的人流量很大,“三月三”對廣西人民意義重大,規劃時我們把不同的節目分散在不同的日子。
20日傍晚,筏工們在遇龍河上為“巨龍巡游”彩排。圖/九派新聞 陳冬艷
九派新聞:今年陽朔“三月三”期間的數據較平時有什么變化?
羅圓圓:今年的“三月三”廣西放假3天,4月21號到23號。21號當天,興坪高鐵站的下客量約1萬人次,全縣游客達11萬人次,較20號增加了1萬多人。《千古情》演出的上座人數從20號的5000人增加到了8000人。21號,陽朔漓江景區的接待量約1.5萬人次,遇龍河景區的接待量約1.6萬人次。工作日這兩個景區的接待量分布是在1萬人次。我們的游客大多來源廣東、北京、貴州、重慶等地,其中廣東游客有3萬多人。陽朔現在已正式進入旺季。往年大概5月到10月屬于旅游旺季,但今年過完年后,陽朔的游客就比較多了,走在路上也能發現大巴車越來越多。
九派新聞:如何在“三月三”增強游客的互動感和體驗感?
羅圓圓:我們21號到23號會在山水尚境旅游度假區舉辦歌圩節,設置了水上漂浮集市,還有民俗互動體驗。21號在如意峰也有竹竿舞、唱山歌的體驗活動。但我們想呈現的肯定不只是唱山歌,也希望能在這個重大的節日,向大家展現更多當地特色。不同的節目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巨龍巡游,主要希望呈現560米巨龍的壯觀,還有我們的竹筏特色。歌圩節就能在互動中感受唱山歌的氛圍。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展示、傳播陽朔的特色文化。
九派新聞:“劉三姐”是廣西的重要IP,陽朔如何將這個IP適度應用到旅游產業?
羅圓圓:現在最出名的是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這部劇自2004年開始在陽朔演出,現在已經是第20年。山歌屬于廣西的特色,只要劉三姐的歌喉一開,山歌起,那種感覺就來了。近年,陽朔建立了劉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館,還設立了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通過教習山歌,讓學生了解廣西壯族山歌的由來和特點。也讓他們體驗不同的民俗活動,通過分析山歌的歌詞,品味廣西的民族文化。接下來這個項目也會跟周邊的省市、跟教育部門聯動。我覺得這已經不僅是在傳播了,也是在做傳承。《印象·劉三姐》不只是一場演出,還可以提供學習、體驗的項目,我覺得是對IP的延伸應用。
22日晚,陽朔西街人頭攢動。圖/九派新聞 陳冬艷
【2】對于啤酒魚“陰陽菜單”,收到舉報立即處罰
九派新聞:是否了解到近期關于陽朔的負面輿論?
羅圓圓:這些我們都有了解到,現在也在做這方面的規劃,努力維護好陽朔的旅游秩序。每天晚上,執法大隊都會去各個景點執勤,我們單位也聯合公安部門在大力整頓旅游市場。
九派新聞:就網友提到的啤酒魚價格過高、陰陽菜單等問題,陽朔做了哪些工作?
羅圓圓:我們從3月份開始就在做旅游市場整頓。一旦商涉及到欺騙行為,陽朔都會嚴厲查處。前段時間啤酒魚的“陰陽菜單”問題,收到舉報后,相關部門也很快約談餐館并做出了處罰。但陽朔的人力、物力畢竟還是有限的,所以也非常歡迎大家監督舉報,我們會立馬出動、嚴查,核實后也會按規定做出處罰。我們設立了投訴電話,這兩年還成立了一個專門處理投訴的小組,包含旅游、市場監管、執法等不同職能部門,方便接到電話后可以快速出動,聯動解決問題。
九派新聞:如何緩解游客提出的交通擁堵問題?
羅圓圓:老城區的道路是有限的,很難再擴展,所以我們更希望能把一部分人分流到新城區,讓兩邊的承載達到平衡。另外,福利鎮到縣城的擁堵也是造成交通混亂的原因,那邊有一些旅游資源,每天往返的游客很多。我們正在修一條路,讓從鎮上回到縣里的車輛可以不經過縣城,直接到新城區。此外,我們目前已經規劃了兩個游客集散中心,可以實現車輛的集散,減少進入老城區的車輛。
九派新聞:針對景區等待時間長的問題有哪些改善措施?
羅圓圓:我們的票務系統一直在更新、加強,現在系統也會有預警,到一定的售票量就停售,發布廣播提醒大家不要來買票。其實還是承載力的問題。遇龍河漂流項目,漂流結束后,竹筏和筏工又要跟著車從下游轉運到上游。交通就是其中的不可控力,萬一堵車,筏工和筏子就不能工作,整個項目都會受到影響。我們也能理解大家等待的心情,目前系統也會提示游客等待時長,讓他們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22日下午16時,陽朔水厄底碼頭游客接待量達到上限,發布暫停售票通知。圖/九派新聞 陳冬艷
【3】嘗試從觀光游向休閑游轉型,希望大家多給陽朔一些時間
九派新聞:陽朔的產業構成如何的?
羅圓圓:陽朔大部分產業還是靠旅游帶動。在去年的報告中,旅游的占比約60%,剩下的就是農業,為了保障生態環境,陽朔基本上沒有工業。
九派新聞:陽朔目前的發展面臨著哪些問題?
羅圓圓:陽朔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旅游城市,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它歸根到底還是一座縣城,老城區的承載力是有限的。陽朔全縣約有30萬人,其中還有不少外流打工的人口。而陽朔全縣旺季單日的接待人數就超10萬人次。可想而知,這對這座縣城的承載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九派新聞:有什么樣的發展規劃?
羅圓圓:我們正嘗試從觀光游向休閑游轉型,這幾年提出了“畫里山水,棲居陽朔”的口號。我們也在打造大型的體育賽事,舉辦了越野賽、鐵人三項賽、熱氣球大賽。陽朔的地理環境很適合做滑翔傘、攀巖等戶外運動。很多政府部門也會陸續搬到新區,我們希望能通過搬遷帶動發展。這兩年,新區引進了很多項目。目前有一個度假區,一個戶外露營的基地,也在規劃夜游的項目,還有幾個大型的樓盤。如果大家來新區看,就會發現陽朔的改變還是蠻大的。現在路已經修好了,我們建設了八車道。我們想讓大家知道,我們是有規劃的,也有行動,只是慢一點,所以也希望大家多給陽朔一些時間。
九派新聞記者 陳冬艷 溫艷麗 實習記者 連文婭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