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皮膚、健壯的胳膊、一頂斗笠,這是桂林漓江上無數筏工的寫照。
漓江沿岸設有多個碼頭,坐著竹筏可以盡賞桂林山水。其中,遇龍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支流,全長43.5公里,人稱“小漓江”。
(相關資料圖)
在遇龍河上,每天都有幾千名筏工在忙碌。
準備出發的碼頭河邊。 圖/九派新聞溫艷麗
【1】撐一趟竹筏,只能分到“很少的一部分”
“滴。”筏工走到檢票口刷了自己的證件。工作人員在游客的票上登記筏工的編號,指著兩個游客說:“你們兩個跟他走。”筏工便把那兩個游客帶向河邊。
這是水厄底碼頭,從這里坐竹筏到工農橋,河段全長約3公里,游玩時間大約為40分鐘。為了規范筏工的服務,也為了游客的安全,現在每一個筏工都要刷了證才能把那一筏的游客接走。
河邊,筏工們各自忙碌,有協助游客上筏的,有準備撐傘的,有剛帶著游客劃出去的。對一個筏工而言,找到自己的竹筏,給竹筏裝上座椅,去領游客,協助游客穿上救生衣坐好,做完這些準備工作之后,他才會撐著竹筏向河中心而去,然后帶游客向下一個碼頭劃去。
在遇龍河坐竹筏,入目都是十里畫廊的美景,頗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絕美意境。
4月的水面比較平靜,河中心水深約2米。“手機拿好,手不要伸出去。”開始劃出去之前,李師傅提醒游客。他是無數筏工中的一個,今年四十出頭,已經撐了十幾年的竹筏。
李師傅家在遇龍河附近的村莊。在他們村,18到60歲的男子都可以當筏工。很久以前,他們是私人在河上撐竹筏,現在竹筏漂流被陽朔縣遇龍河景區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遇龍河旅游公司)承包,他們都是公司請來的員工。
4月22日,從水厄底到工農橋,一個竹筏收費200元,可以坐兩人。筏工撐一趟只能分到“很少的一部分”,但具體是多少,他們笑著說這是公司的秘密。
竹筏順著碧綠的河水往下,可以看到連綿的小山。沿途會遇到幾個有落差的地方,當地人稱之為“沖壩”,“沖壩”之前筏工都會提醒游客把腳抬起來。在枯水時期,水流不足以讓船自行“沖壩”,筏工就會左右踩動竹筏,甚至下水拉竹筏,讓其順利過去。
【2】在廣東“打螺絲”十幾年,回來撐竹筏
李師傅性格開朗,喜歡和游客聊天。他身上帶著廣西人特有的幽默感,時不時說出一個無厘頭的笑話,惹得游客哈哈大笑。
作為遇龍河附近村子上的人,李師傅從小就會水,也會撐竹筏。十幾歲時,他離開老家去廣東打拼,懷揣著出人頭地的夢想,最終卻屈服于現實“進廠打螺絲”。由于沒看到什么發展前景,2012年,他回到了家鄉,成為一名筏工。
成為筏工要有《筏工證》,李師傅說,這個證除了考驗撐竹筏的技術,還要掌握游泳、救人、心肺復蘇等技能。有了證之后,公司每年還會統一培訓,以免筏工長時間不碰生疏了。
游客在遇龍河上坐竹筏漂流。 圖/九派新聞溫艷麗
竹筏由10根楠竹并排拼接而成,竹筏上安裝兩個座椅,筏工一般都站在座椅后面手持竹竿撐船。長時間浸泡在水里,楠竹退去鮮艷的綠色,發黃甚至發黑。李師傅說,竹筏是公司提供的,每一個筏工領一個竹筏,每個竹筏的壽命約為5個月,在旺季,可能三四個月就換一個。
雖然竹筏是公司提供,但每個筏工都有專屬的竹筏,平時并不會混用。李師傅說,他能在眾多竹筏里一眼認出自己的竹筏,“朝夕相處,竹筏上的氣味都是不一樣的,我們能感受得到。”
他甚至把竹筏比作自己的老婆,覺得自己和竹筏相依為命。筏工們也很愛惜自己的竹筏,平時竹筏的保養、更換零件等都是筏工自己負責,“我們自己不愛惜誰愛惜呢,都是自己疼愛啦。”
還有他手中的竹竿,一般兩三年一換。他略微夸張地說,手中的竹竿是翻山越嶺找了很多竹林才找到的。對筏工而言,一根趁手的竹竿,好比將軍手中那把得心應手的寶劍。每個筏工的竹竿都不一樣,“長短胖瘦都不一樣,有人喜歡粗一點,有人喜歡細一點。竹竿一般長5米,有人矮點四米九就夠了,有人高點要五米二。”
對于筏工的穿著,公司沒有明確的規定,李師傅喜歡穿民族服飾,一來可以宣傳民族文化,再者民族服飾是長袖,可以防曬。
【3】“風浪越大魚越大”
最近,遇龍河上的筏工面臨著不少的爭議。
據媒體報道,近期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不少游客吐槽在遇龍河乘坐竹筏時“踩坑”:漂流漲價、船工索要小費,如果不給還會陰陽怪氣嘲諷,原計劃一小時的項目經常剛過半小時就提前結束等。
面對網上的爭議,李師傅倒是看得挺開。他表示,竹筏漂流的定價是公司定的,他們左右不了。一年四季,竹筏漂流的價格也是浮動的,“你要是早來十幾二十天,一個竹筏只要160元。”
至于索要小費一事,李師傅笑了一聲,說:“遇到有些客人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有的筏工就會想鋌而走險賺這個錢。”無理的要求包括漂流過程中停在河面或上岸玩耍、讓游客下水、讓游客去船頭拍照等行為,而這些都是遇龍河旅游公司不允許做的。公司會沿途在河邊安排人員巡視,一經發現就會處罰筏工。
在遇龍河上坐竹筏漂流的游客。 圖/九派新聞溫艷麗
收小費也是明令禁止的,違規的船工會面臨停工等處罰。售票處的工作人員也和游客強調,“如果你游玩覺得快樂愿意給筏工小費,這是自愿的我們不干預。但如果筏工主動索要小費,你可以記下他的工號來和我們投訴。”
根據游客的船票信息很容易就能找到對應的筏工,在李師傅看來,被投訴成本太高,所以他從來不會主動干這些事。但很多游客是第一次來玩,想增加一些游玩體驗,當他們提出諸如拍照等需求后,就會有膽大的筏工暗示給予好處費,然后偷偷帶他們玩。
李師傅也能理解那些筏工,幾十甚至上百的小費相比他們的工資而言很有誘惑力,總會有人抱著不被公司抓到的僥幸心理去干,“沒辦法,風浪越大魚越大。”他頓了頓又補充,“經常有筏工被處罰,輕的停工幾天,多的停工一兩個月甚至半年。我們沒有底薪,撐多少賺多少,停工就沒有收入了。”
等待裝車的筏工。 圖/九派新聞溫艷麗
至于陰陽怪氣客人等行為,李師傅覺得應該是極少數。他表示,今年放開之后,來陽朔旅游的人特別多,大家都想把之前三年的遺憾給補回來,幾乎每天都是旺季。從8點開漂到晚上收工,勤快的話能撐五六趟,想多休息的話撐個四趟,大體上有一個穩定的收入,筏工們不會為了小費去和客人鬧不愉快。
他擦了擦汗,說,“撐竹筏是個力氣活,你看有的筏工,累得很,一趟下來一句話都不說。”
李師傅回憶自己這十幾年的筏工生涯,覺得大體上都挺順利的,他遇到的客人基本上都很友善,沒有發生過什么沖突。“大家都是出來旅游的,看看美麗的風景,肯定不想和別人鬧不愉快。”
【4】靠水吃飯的人,從來不會怪罪水
撐了11年竹筏,會不會膩味?李師傅坦言,會。
剛坐上竹筏的客人歡呼雀躍、沖壩時尖叫、和美景自拍,這些畫面每天在筏工們的眼前無數遍上演,他們日復一日地撐竹筏,迎接南來北往的客人,不能說不疲倦。李師傅說這是他養家糊口的手段,膩也會堅持下去。然后他話鋒一轉,開起了玩笑,“但一想到每天帶著別人女朋友游山玩水,心情又好了一點點。”
他在老家建了一棟房子,上老下有小。撐竹筏雖不讓他暴富,卻也能維持一份還不錯的生活。他沒有在市區買房子,但頗為自豪地說:“在市區住一百平的哪有我家300平的大房子舒服?”
他說撐竹筏也看天吃飯,碰上汛期就只能停工休息。在這段漂流的半路,有一個竹筏掛在樹上,上面掛了一個牌子“遇龍河2020年6月7日洪水位置”。李師傅說那年漲水漲得厲害,他所在的村子也被淹了。靠水吃飯的人,從來不會怪罪水,大水退去之后,他們又回到遇龍河上撐起了竹筏。
2020年6月7日洪水位置。 圖/九派新聞陳冬艷
4月20日晚,為了慶祝“壯族三月三”的到來,遇龍河上演了一場絢爛的“巨龍巡游”表演。當晚,數十個竹筏在竹燈的照亮下,好似一條長龍穿梭在遇龍河面,惹得無數游客駐足觀看。
“巨龍巡游”開始前的彩排。 圖/九派新聞陳冬艷
筏工梁師傅稱,“巨龍巡游”是筏工們共同想到的主意,這個主意的背后是他們對竹筏深沉的愛。他們一起完善想法,一起排練,一起將“巨龍”帶到現實中來。來表演“巨龍巡游”的筏工們在沒有演出任務的時候,也會分散在遇龍河不同位置給客人撐竹筏。
竹筏漂流到了目的地,筏工會把竹筏靠右停靠讓游客離開,然后撐著船往河的左邊停靠,把座椅拆下來。撐完一單的筏工們都會在此等候,等公司來把他們的竹筏裝車送回水厄底碼頭,他們自己則坐景區的通勤大巴上去。從領到客人到再次在水厄底碼頭準備出發,大約耗時2小時。
將竹筏裝車運回起點。 圖/九派新聞溫艷麗
“水厄底到工農橋這段路大約有600個筏工,你看,工農橋這里大概有200個筏工等著裝車,水厄底大概有200個筏工等著出發,正在劃的大概還有200個竹筏。”在等待裝車的間隙,筏工們會抓緊時間扒拉幾口飯,或者擦拭自己的竹筏。
在等待的間隙擦拭竹筏。 圖/九派新聞溫艷麗
等到傍晚,撐完最后一支竹筏,筏工們就會從十里畫廊離開,帶著勞作一天的汗味回到自己的家。李師傅亮了亮手中的竹竿,笑著說:“除了這根竹竿,什么我們都帶不走。”
九派新聞記者 溫艷麗 陳冬艷
編輯 曾金秋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