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老武漢”美食
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口感筋道的熱干面
【資料圖】
是湯汁鮮美的湯包
還是熱氣騰騰的餛飩
……
收藏這份美食地圖
帶你從街頭吃到巷尾不停歇!
在黃鶴樓腳下
品味最豐富的漢味美食
回憶“老武漢”的味道
大中華酒樓,原名“徽州大中華酒樓”,至今已有93年歷史,因毛主席一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而名揚海內外。
大中華酒樓創建于1930年,主要創始人為安徽人章在壽。建國后,大中華酒樓重現生機、蓬勃發展,20世紀80年代已開發出70多種魚菜,推出全國聞名的“全魚宴”,其中以“清蒸武昌魚”享譽四海。
武昌魚肉質細嫩,清蒸做法完美保留魚的鮮美,雪白的魚肉入口滑嫩,湯汁清淡爽口不油膩,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與營養價值,不愧為振興湖北的“中華老字號”品牌!
店老板程華山說過,12歲那年第一次嘗到湯包,從此“做最好吃的湯包”就成了他的夢想。
從1999年開始,四十歲的程華山著手湯包事宜,前往全國各地考察琢磨,歷經無數次嘗試后,終于研發出一套獨特的湯包做法。
華美湯包不同于江南一帶湯包的甜,有一種武漢人獨愛的“鮮”,他家的湯包皮薄肉嫩,湯汁充盈,彈性十足,不僅味道好,顏值也高,其中“五彩湯包”就是典型,其顏色均由果蔬汁調出,番茄汁、紫薯汁、木瓜汁……可謂是色香味俱全,俘獲眾多年輕人的心。
戶部巷真正的口碑老字號——經營二十多年的“江明餛飩館”,店名取自老板袁江明的名字。
1997年,袁江明從安慶來到武漢,一輛小推車載著熱騰騰的餛飩,走遍大街小巷,陪伴了一代武漢人的成長。
如今小推車發展成了門面,依然保留著當年的味道。
泛著油花的大骨原湯,濃郁鮮香,回味無窮;餛飩皮煮熟后晶瑩剔透,入口即化;肉餡鮮嫩多汁,口感細膩,由袁老板親手調制而成——這一碗鮮湯餛飩,能勾起無數武漢人的兒時回憶。
老謙記創始于1918年,是歷經百年風雨的老字號品牌。1958年,老謙記恢復開業,如今已發展多家連鎖經營店。
老謙記的傳人,美食大師黃敬明從師于創始人馮有權,深諳“牛肉枯炒豆絲”的秘制配方及烹制方法。
菜品主要原料有黃牛肉、濕豆絲、水發香菇、筍片,牛肉酥滑鮮嫩有嚼勁,豆絲綿軟滋潤又可口。豆絲按顧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軟炒,還能糊湯。只用5分鐘,一盤香氣四溢的豆絲便端上桌來,牛肉與豆絲交融,別有一番風味。
這是一家以“藕”為特色的湖北菜館,著名民謠歌手馮翔曾在歌詞里寫“家家煨的藕湯”,武漢方言里,“家家”是外婆的意思。
店老板亭林與馮翔是表親,馮翔的“家家”就是亭林的奶奶,他們從小喝著銚子煨的藕湯長大,那是每一個武漢伢刻在心尖兒上的味覺記憶。
奶奶去世后,亭林夫婦創建了“老宅藕香武昌魚”,多年來不忘初心,一直延續著最初的武漢風味——蓮藕糯香,排骨軟爛,湯汁醇厚,回味綿長……
喝完以后,嘴角沾滿排骨和藕的鮮香,感受這份溫暖,就好像回到了年幼時的家鄉。
武漢人心目中的熱干面扛把子“石太婆熱干面”,由石太婆創始于20世紀80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
剛開業時,店里的生意不好,通過石太婆的多次改良琢磨,終于研發出正宗的武漢熱干面配方,成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老顧客。
經歷三代人的傳承經營,對傳統老工藝的嚴格要求與良心制作,石太婆熱干面在今天仍然煥發著老字號的風采和魅力。
他們家的面是每天早晨現揉的,花生醬也是親手磨制,選用質量上乘的家用醬油,因此做出的面筋道爽口、熬制的醬汁鮮香醇厚。
一碗熱氣騰騰的熱干面,添上香辣甜脆的蘿卜丁,搭配一碗甜而不膩的蛋酒,用來“過早”剛剛好。這就是熟悉的老武漢味道。
“紅白兩案,糊粉稀飯;勤勞致富,一年十萬。”——這是曾登央視《百家講壇》的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專門為“徐嫂糊湯粉”題的詞。
創始人徐紹嫻曾是下崗職工,幾次創業折本,為湊足孩子學費到處借錢,度過了一段人生最艱難的時光。后在鄰里街坊的指點幫助下,徐紹嫻起早貪黑、勤勞苦干,她的“徐嫂糊湯粉”終于站穩了腳跟。
如今,徐嫂不僅還清了債務,還開了徐東號、光谷號和南湖號三家分店,吸納下崗職工和城市務工者達28人之多。
徐嫂糊湯粉味道鮮美、口感爽滑,湯底是由個頭極小的活鯽魚長時間熬煮而成,再加上各類調料、淀粉和大量白胡椒調成魚糊,如此一來,胡椒的辣味混合著魚糊的鮮美,撒一勺蔥花,再配一根金黃香脆的油條,吃一碗就能暖心一整天。
聽名字很霸氣的“三胖腰子粉”,在老網紅店里屬于低調的存在,至今在武漢開了也有十多年。
之所以叫“三胖”,是因為老板娘在家排行老三,而胖是代表她的老公,他們家的店面不大,也不起眼,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錯過,是一眾美食小吃中的“滄海遺珠”。
三胖家的腰子粉具有鮮明的武漢特色,其湯底濃稠香厚、呈糊糊狀,腰花鮮嫩爽口,卻一點也不帶腥味,吃一口粉再來一口湯,享受滿滿的幸福感!
店內除了粉面之外,還有一大盆香氣撲鼻的鹵菜,雞蛋、豆干、鹵藕、豬蹄隨心挑選,簡直是鹵味愛好者的快樂源泉!
喜歡吃魚的朋友們注意了,這家“阿德魚灣”千萬不能錯過!經營了十幾年的一家老店,店面雖小,但人氣火爆。
老板從1995年開始做廚師,逐漸掌握燒魚竅門,研發出各有特色的不同做法,其中以招牌菜“土家酸湯魚”最為有名,魚湯奶白,味鮮不腥,酸中帶辣,既開胃又下飯。
店內主打菜品雖然是魚,但干煸藕絲、糖醋里脊、臭干子肥腸煲、富貴蘋果圈、花生仁雞脆骨……每一道菜都別有風味,百吃不厭!
藍精靈餃子館,是一家神奇的餃子館,他們家不做白天生意,每天下午5點才開門,可以說是精準拿捏了武漢人的宵夜文化。
雖然門牌上寫著“餃子館”,他們家卻不賣餃子,專注賣武漢人最鐘愛的各色鹵菜。
香脆酥軟的掌中寶、香辣有嚼勁的鹵香腸、肥而不膩的鹵牛蛙、香鮮進味的基圍蝦……再配上一碗軟糯可口的綠豆稀飯,簡單又美味,作為宵夜簡直一絕!
說到武漢人的宵夜文化,那必然不能少了燒烤。這家躲在小巷子里的水水烤蝦,開店十余年,引來的新老顧客絡繹不絕。一點兒小的店面,卻經常坐得滿滿當當。
他們家的招牌烤蝦都是先鹵再烤,非常入味,外殼鮮辣酥脆,蝦肉飽滿Q彈,孜然香味與蝦味相融合,爽口而不油膩。
除烤蝦之外,還有肉串、肉筋、鳳爪、土豆、韭菜……菜單品類齊全,烤上滿滿一桌,葷素搭配,再叫親朋好友一同坐下暢聊,豈不美哉?
從“過早”到“宵夜”
從百年酒樓到街邊商鋪
在中華路街
尋覓最熟悉“老武漢”記憶
感受最美好的生活滋味
(來源:武昌區融媒體中心)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