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過去一年,湖北省內非遺類直播超17萬場,總觀看次數超8.4億;1.6萬名湖北非遺主播在抖音開播,帶來超297萬小時演藝內容;其中64%的主播獲觀眾打賞支持。”在4月12日抖音主辦的“非遺主播沙龍”活動中,抖音直播業務代表戴宏博透露了這組最新數據。
近年來,借助網絡直播和短視頻的形式,地方戲曲等小眾非遺重獲市場關注,來自抖音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發軔于湖北省的知名非遺項目——黃梅戲,不僅是平臺觀眾欣賞時間最長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也是在湖北開播的非遺直播中,獲觀眾打賞最多的類目,楚劇、古箏、二胡、南音等所獲打賞緊隨其后。
古老非遺在現代復蘇,不僅要拓展市場、獲得收益,也需保證人才隊伍更新壯大。當年輕演員在直播間獲得展示自己的機會,并獲得與技藝相符的收入時,更有了堅守傳統藝術的底氣與動力。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嗩吶演奏員、抖音嗩吶主播王肖磊認為,觀眾在直播間用打賞付費“點歌”,“民樂人”為他們帶來高水平演奏,兩者形成相互信任、欣賞的觀演關系。精神與物質的雙重認可,讓非遺主播對傳承事業前景更有自信。
觀眾瀏覽戲曲、民樂、傳統舞蹈、手工藝等非遺直播時,也在潛移默化學習相關知識。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肖珺表示,非遺是以人為本、以傳承為紐帶的活的藝術,遺產在人類代代相傳、創新創造的基礎上成為活態文化。直播構建人類非遺傳承與活化的新場景,推動代際、民族間、地域間跨文化成長和延續。
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起,抖音平臺相繼聯合權威機構,發起助力戲曲傳承的“DOU有好戲”計劃、助力傳統舞蹈傳承的“舞蹈傳承”計劃、助力民樂傳承的“DOU有國樂”計劃等,從資源、流量、運營等方面服務非遺從業者展演、創收。
據了解,湖北站活動是抖音直播服務非遺傳承全國巡回沙龍的第二場。后續,該系列活動將走進更多省份,邀請當地研究機構、媒體、非遺主播同臺研討非遺傳播傳承。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