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北斗和人工智能算法,廣闊農田只有無人農機作業;遙感技術賦能,農作物耕作面積,以及水分、土壤、養料等環境數據可實時監測,并通過高光譜進行估產……12日上午,武漢大學舉辦“首屆數字化鄉村振興高峰論壇”,現場掛牌成立武漢大學數字化鄉村振興研究中心,這是全國高校中唯一一家以數字化為特色的鄉村振興研究中心。
(資料圖)
“首屆數字化鄉村振興高峰論壇”現場。
武漢大學特聘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為該研究中心的首席專家。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給陳錫文頒發正式聘書。
黃泰巖與陳錫文共同為“數字化鄉村振興研究中心”揭牌。
“中國式的現代化,最核心的就是要能夠解決農村的現代化,而數字化轉型為農村的現代化提供了機遇。”該研究中心牽頭人龔健雅院士指出,遙感、北斗、5G為基礎的無人農機在數字化種植、收割,以及互聯網銷售、鄉村旅游、鄉村資源環境的監測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武漢大學數字化鄉村振興研究中心旨在通過新興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的相關研究,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加快數字技術推廣應用,提升數字化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據了解,該研究中心由龔健雅院士牽頭,整合遙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建筑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經濟學、新聞與傳播學、文化產業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多學科科研力量。現有教授61人、副教授97人,是支學科交叉、結構合理、梯隊銜接的高水平復合型科研隊伍。地理國情監測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空天信息安全與可信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信息智能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人居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文化創新工程研究基地等均為本中心支撐平臺。
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表示,武漢大學在崇尚學術、立德樹人的基礎上,始終為國家戰略賦智賦能。武漢大學數字化鄉村振興研究中心的成立,充分展現了武漢大學服務國家戰略的堅定信心和專業力量。
據了解,“首屆數字化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是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系列學術活動之一。此次論壇由武漢大學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聯合主辦,武漢大學數字化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和中國電信湖北公司承辦。前年,中國電信集團聯合武漢大學以產學研合作的形式在上海浦東共同打造國內首個基于5G+邊緣計算的全智能數字化水稻種植示范區,通過農田數字孿生系統實現數字種植提質增量,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的安全。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