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拜登祖上出身愛爾蘭梅奧縣的小鎮巴利納,拜登的訪問軌跡也將覆蓋此處。鎮廣場掛出了拜登的大幅肖像畫 / Getty Images
據英國BBC消息,拜登已于當地時間11日晚(北京時間12日凌晨)抵達北愛爾蘭,預計今日將會見蘇納克,并發表演講,紀念《貝爾法斯特協議》簽訂25周年。預計拜登將在演講中強調美國一直致力于確保北愛爾蘭的和平繁榮,并談論美國如何幫助挖掘北愛“巨大的經濟潛力”。
美國兩黨裂痕重重,如今幾乎已經沒有任何共識,這也導致兩黨之間無法達成合作,政府行政效率極低,任何議題都會無可避免地滑向黨爭,拜登執政這幾年行動更是如同行走泥潭。能同時獲得兩黨點頭同意的議題少之又少,《貝爾法斯特協議》的價值就是其中之一,該協議結束了北愛地區長達30年的暴力和動亂,并被視為典型的外交成功范例。
拜登祖籍愛爾蘭,對該協議也是極為重視。上世紀80年代,拜登就作為參議員參與美國外交工作,并以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成員推動克林頓政府的外交事務,并最終促成了《貝爾法斯特協議》。拜登從政幾十年來,一直堅持捍衛該協議的地位和價值,并承認,一是這是自己政治遺產的一部分,二是因為自己的血統。
拜登以愛爾蘭人標榜自己。盡管美國歷史上多達20位總統自稱有愛爾蘭血統,但拜登確實是自肯尼迪以來“最純的愛爾蘭裔總統”,他的曾祖父母均為19世紀移民美國的饑荒難民。他對愛爾蘭的感情幾乎貫穿了他的人生,也成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一個標簽。他經常提起母親的家族史,也總是說到自己和愛爾蘭梅奧縣的關系。他喜歡引用愛爾蘭詩人的名言,還頻繁以英國對愛爾蘭的統治為例,凸顯自己同情少數族裔的政治立場。贏得2020年大選后,拜登接受BBC采訪,記者問他還有沒有什么話要對BBC說,拜登回答:“我是愛爾蘭人?!?/p>
捍衛《貝爾法斯特協議》一直以來都是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務,因此英國脫歐風波也為他的執政帶來許多不穩定性。BBC分析稱,蘇納克在3月提出的《溫莎框架》協議直接決定了拜登此次出訪。如果沒有《溫莎框架》協議解決英國、北愛爾蘭地區和愛爾蘭共和國之間的貿易問題,拜登這次訪問就根本不會發生?!稖厣蚣堋穮f議和《貝爾法斯特協議》也在英美貿易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貝爾法斯特講話后,拜登將啟程前往愛爾蘭,發表多場演講,并和梅奧縣的鄉親見面。愛爾蘭群眾對拜登來訪已經表現出巨大的熱情和期待。雖然拜登總把愛爾蘭身份掛在嘴邊,但他并不是唯一一個如此受歡迎的美國總統。實際上,訪問愛爾蘭似乎已經成了美國總統的傳統。1995年,克林頓在愛爾蘭島同樣受到了熱烈歡迎,《紐約時報》評論道“克林頓任期內體驗最好的兩天就是愛爾蘭人給的”。肯尼迪總統更是將他1963年的愛爾蘭之行描述為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從那之后,尼克松、里根、布什、奧巴馬和特朗普都曾到訪這座島嶼,甚至讓許多歐洲國家感到眼紅,因為還沒有哪個國家如此受美國總統偏愛。
1850年,磚瓦匠愛德華帶著妻子和兒子離開愛爾蘭西海岸小鎮巴利納前往賓夕法尼亞時,應該不會想到,一百多年后,他的曾孫將在小鎮廣場上看到一幅自己的巨型肖像。一座橫跨卡靈福德湖的大橋也即將落成,將連接愛爾蘭和北愛爾蘭,進一步疏通貿易,改善經濟關系。當地人希望把這座橋命名為“拜登橋”。媒體評論道,總統在愛爾蘭的確是很有人氣,而在美國呢?他恐怕只能在夢里受到美國人民如此熱切的歡迎了。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李雅文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