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縫個衣服,修個鞋,再也不用到處找師傅了。”近日,東湖高新區關東街關東社區居民李阿姨發現,她家附近的康福路設置了一處便民服務點,此前在附近流動修鞋和修車的兩位師傅,有了固定點位。這是光谷引導小修小補回歸社區,打造便民服務圈的舉措之一。近期,關東街首批選定的8個便民服務點陸續開放。
關東街綜合執法中心牽頭,社區物業等共同助力,該街預選20個點位,最終敲定了8個先期示范點位,分別位于:康橋小區、金田西路、天龍路路口、南湖錦城、保利時代、創業街SBI、荷葉山社區、文園路。選址過程得到了社區和物業企業大力支持。部分點位位于小區范圍內,物業方不僅免費提供場地,并配備水電等配套設施。比如,在與關南社區及天成美景物業進行協調溝通小修便民點一事時,物業姚經理詳細了解此事后,當即決定提供閑置商鋪并愿意接通水電,以供小修便民服務點使用。便民服務點位確定后,主要由下崗職工、殘障人士等無法維持基本生活且具有相關技藝的人員提供服務。所有人員選定經社區公示后,在便民點提供服務。首批選定的8個便民服務點,有部分為此前存在的攤位,經過改造升級后,統一規范為便民服務點。為了“小修小補”規范有序回歸城市生活,相關部門對社區便民服務點周邊進行市容環境整治,平整地面,確保便民服務點干凈整潔,并統一制作便民服務點標識,上面備注有便民點師傅電話、服務內容等信息。位于康橋小區便民服務點的李方喜師傅,2009年起就在此處從事配鑰匙、縫補修鞋等小修小補工作。他修鞋、服裝打邊、配鑰匙的價格很便宜,附近小區居民、商鋪店主都是他的顧客。天氣好時,李師傅會擺上凳子,附近的爹爹們過來聊聊天,居民戲稱這里是“老年人活動中心”。李師傅腿腳不方便,城管隊員經常會過來幫他打掃衛生,早晚幫他抬機器、雨陽棚。點位旁邊有一處土坡,相關部門協調工人進行了硬化粉刷,使整體環境煥然一新。
城管隊員幫助李師傅便民點抬雨棚了解到李師傅的縫紉機已伴隨他30余年,社區正發動社區志愿者團隊,計劃為李師傅募捐一臺電動縫紉機。關東街關山社區書記錢丹介紹,有了小修小補的固定服務點位,社區的15分鐘便民服務在菜場、超市、醫院、活動中心的基礎上,服務功能更全了。關東街是東湖高新區轄區人口最多的街道,居民小區集中,但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小修小補業態也逐漸消失于現代化小區。此次,小修小補回歸光谷居民生活,既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同時解決部分困難家庭的就業問題。未來,該街將持續關注便民服務點運行情況,根據各社區、小區、居民實際所需,有序推進、擴大社區便民服務點規模,更好地方便群眾生活。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