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黃河保護法實施當天,鄭州鐵路運輸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張某某等五人在黃河河道禁采區范圍內非法采砂一案。據了解,該案系首例適用該法對破壞黃河礦產資源犯罪予以懲處的案件。
(相關資料圖)
河南鄭州鐵路運輸法院在該院黃河流域第一巡回審判法庭公開審理 圖|鄭州鐵路運輸法院微信公眾號
鄭州鐵路運輸檢察院指控:2021年春節前,張某某、楊某某等五名被告人在黃河河道禁采區非法采砂24734.1立方米、價值445214元,其行為已構成非法采礦罪。同時,鄭州鐵路運輸檢察院依法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在法院的主持下,與被告人當庭就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達成了調解協議。
法院審理后認為,五名被告人犯非法采礦罪,綜合各被告人分別具有的自首、累犯、在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認罪認罰、全部退贓、當庭與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達成調解協議等法定、酌定量刑情節,決定對五名被告人分別判處從有期徒刑三年零四個月到七個月零十五天不等的刑罰,并處罰金。同時,禁止五名被告人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五年內從事采砂活動。
在河道非法采砂影響河勢穩定、防洪安全、橋梁和通航安全,歷來是我國行政執法和刑事打擊的重點違法犯罪行為,我國《刑法》《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對此均作出了禁止性規定。在黃河河道非法采砂不但嚴重影響河勢穩定、危害堤防安全,還會使黃河濕地生態環境遭受損害。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規定,因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應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禁止在黃河流域禁采區和禁采期從事河道采砂活動。該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造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損害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修復責任、賠償損失和相關費用。
據了解,4月3日上午,陜西省佳縣人民法院集中宣判兩起非法采礦案件,這是2023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施行以來榆林市首例宣判涉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案件。
兩年多來,我國相繼出臺兩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和黃河保護法。2022年10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李偉俊
編輯 武菲菲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