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記者 張小艷、向秋予、鄧浩
“綠叢遍山野、戶戶飄茶香”,近年來,大河鎮依托茶葉資源優勢,加快構建茶產業、茶經濟、茶生態全產業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條以茶促振興、以茶保生態,高質量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四月好春光,萬物忙生長。在大河鎮桐子園村成片的千畝茶園基地里,一派春意盎然景象,山風習習,茶香四溢,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畫卷。
走進茶園,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茶樹似層層綠波,剛剛冒出頭的春茶色澤翠綠、葉質軟嫩。茶農們一雙雙巧手如彩蝶在葉尖上舞動,動作嫻熟、手指翻飛,在茶樹間歡快地“跳著指尖舞”,小竹簍里“躺”滿了鮮嫩飽滿的芽尖,采茶人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張英是大河鎮白果樹村村民,在基地里采茶已有5年時間,在當地發展采茶的綠色經濟中她也嘗到了甜頭。
“茶園離家近,采茶是手上活,只要人勤快,不愁沒錢賺,每天都是按量計價,采得多賺得也多,我一天平均能采2斤鮮葉。”張英說。
和張英一樣在桐子園綠茶基地務工的村民還有很多,每到采茶季,茶園里格外熱鬧。為保證春茶品質,采茶人總要搶抓最佳時節,與春天賽跑。據了解,大河鎮位于我縣西部邊陲,自然生態條件良好,氣候及土壤適宜茶樹生長,境內有著豐富的茶樹資源,全鎮共有茶園7000畝,其中成片連塊、可供參觀體驗的生態茶園5000畝。
“現在正值采春茶旺季,整個年度我們茶園每畝能采摘2000斤鮮葉,每畝收益在5000元左右,目前茶農每戶每畝能實現經濟收入萬余元。茶葉也帶動了我們村集體經濟發展,去年我們村集體經濟就有10萬余元的收入。”大河鎮桐子園村村委會主任田陽說。
茶園里,茶農們忙著采摘春茶,而在另一邊的露丫茶葉加工廠內,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對采摘來的鮮葉做一系列操作處理,攤青、殺青、理條、烘干,上門賣茶葉的茶農也絡繹不絕。
“今年春茶品質和產量都比往年有所提升,自上月中旬收購茶葉以來,已經收了200多萬斤的鮮葉,給老百姓兌付鮮葉款220余萬元。目前工廠是滿負荷運轉的高峰期,我們還計劃今年購置一條新生產線,滿足供不應求的市場需求。”湖北露丫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楊和平介紹到。
隨著當地鄉村振興深入推進,“茶經濟”“茶文化”成為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越來越多村民回到當地種茶、采茶,從企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到農戶自己“創造收入”,從線下傳統銷售到依托電商平臺發展新業態經濟。一柄嫩芽指尖飛,顆顆翠芽入筐中,在大河鎮漫山遍野的綠色生態茶園里,茶產業撬動綠色經濟振興,鳳城山區“風景獨好”。
【來源:來鳳新聞網】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
頭條 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