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一家物業公司被業主委員會解聘后,物業公司上門找業委會主任出氣,聲稱:這么好的飯碗沒有了,能不討個說法?
從網上流傳的視頻來看,物業的人“義憤填膺”,怒不可遏。這樣的一幕在我們的身邊并不鮮見。一個人丟了工作,就失去了收入來源,生活壓力驟增,當然值得同情;一個單位遭受挫折,產品滯銷,生產停頓,損失巨大,當然也值得同情。但究竟是誰砸了誰的飯碗呢?這里頭值得好好地捋一捋。就拿物業公司來說,你的飯碗是誰給的?當然是全體業主給的;物業公司員工的飯碗表面上看是公司給的,但實際上也是業主們給的。物業公司只有把業主服務好了,才稱得上是稱職的物業,才能端穩自己的飯碗。反過來說,沒有做好分內的工作,沒有服務好業主,甚至還得罪了,業主們肯定就會砸物業的飯碗。
可見,能不能端穩飯碗,關鍵還是可物業自己做得怎么樣。做得好有飯吃;做得不好,再好的飯碗也不見得就能一直端著。真正砸了飯碗的不是業委會主任,也不是業主,而是物業自己。
今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些酸菜制作企業的黑幕,一時間讓酸菜的生產和經營者們墜入深淵,整個行業幾乎遭受了滅頂之災。有人覺得媒體“忒狠了點”,砸了成千上萬的人的飯碗。但實質上,又是誰真正砸了他們的飯碗呢?還是他們自己。一個產品、一項服務,面向的都是市場,市場是由一個一個消費者所組成的,要想得到他們的信任,你就必須要充滿敬畏與真誠,否則就只能自亂陣腳、自毀前程。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告訴我們在遇到事情時,首先要檢視自己的不足,找到問題的癥結,逐漸進步提升。動輒遷怒于人,只會在封閉的死胡同里兜圈子,即便發出再多的哀鳴,也不會招來任何的同情。尤其是像湖南這家物業公司,被解聘后仍然怨天尤人,沒有自我反省的勇氣,今后的路依舊不可能平坦。
【來源:新華報業網】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