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飄著小雨,趙占勝在馬路邊支起灶臺,一大鍋燴面冒著熱氣。
上海浦東航津路緊鄰高速,附近工業園眾多。疫情期間,城市幾乎停擺,走不了的貨車排隊停在路邊。超市、餐館關門,貨車司機們待在駕駛室,用面包充饑。
“他們二十多天沒吃上熱飯了。”趙占勝說,航津路是他到上海的第一站。
趙占勝42歲,是河南汝陽縣人,2021年發起愛心餐車計劃,給偏遠地區的老人和留守兒童做一頓大鍋飯。燴面、胡辣湯、大燴菜、鹵面是他常做的菜式,一勺下去盛上滿滿一碗,焦香的豬肉塊擠在碗沿。
運城、渭南、延安、咸寧……一年來,趙占勝開著餐車給很多地方送去一口熱飯。
4月初,他在網上看到上海有一些人吃不上熱湯熱飯,便采買了1噸蔬菜、500斤豬肉、500斤面粉,準備開著餐車去上海。
在路上,他通過老鄉得知,一些貨車司機滯留在外。4月13日晚上,趙占勝剛到上海,就把車開到了航津路,準備第二天中午,為他們做一頓燴面。
在上海待了5天,前來吃飯的人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有300多人。趙占勝擔心人群太聚集,無奈離開。
4月18日下午,他開車返回汝陽,走之前,把剩下的食材留在了上海,“他們只能自己想辦法吃飯了?!?/p>
對話趙占勝。
【1】聽說我要去上海,市場攤主免費送菜
九派新聞:你什么時候決定去上海的?
趙占勝:4月10號的時候就準備去了。我一個人不太方便,需要找一個人一塊兒去,然后到處問親戚朋友。很多人不理解,都說,這時候去上海干啥?我告訴他們,上海一些人吃不上飯,想去看看。
問了一圈兒,最后有個表哥愿意跟我去,我就抓緊采買食材。當時去市場買了1噸蔬菜,500斤肉,500斤面粉還有300斤掛面。
市場上很多人都認識我,縣城里的市場不算大,而且我之前經常去別的地方做愛心餐,老在這里買菜,老板看我一下子買這么多菜就知道我要干嘛。所以當時很多老板往我的車上放菜,還有送干菜、調料的,都不要錢。
九派新聞:去之前想好菜譜了嗎?
趙占勝:想好了,就做燴面、胡辣湯、鹵面這些有河南特色的飯。像燴面、饅頭這些都是需要現場加工的,所以帶了很多面粉。菜的話,番茄、粉條、土豆、包菜比較多,能放個七八天,其他的菜少,放不住。
買食材花了兩萬多,如果給一百多個人做飯的話,預計這些物資能撐半個月。另外,還在車里放了三瓶液化氣,兩個大爐子,一個燒水一個炒菜,還有棚子、電源線、礦泉水等必需品。
九派新聞:什么時候出發的?
趙占勝:4月12號中午就出發了。我們開著導航上高速,這是我第一次開車去上海。那天還下著大雨,視線不是很好。路上有很多檢查的關卡,核酸、健康碼、行程碼都要看,我都忘了檢查過幾次了。
從洛陽上高速到南京,再開到上海,要20多小時。晚上1點多,我們在安徽的一個服務區睡了四五個小時,五六點的時候就出發了,13號下午才到上海。
【2】看到貨車司機靠面包度日
九派新聞:在上海的第一站去了哪里?
趙占勝:去上海之前我聯系了很多在那里的老鄉,知道浦東航津路那里貨車司機比較多,就去了那里。大概13號晚上到航津路的,路兩邊停滿了車,那里還有很多個停車場,都滿了,因為運輸停了,司機們沒有活兒干,都在車里待著。
有人說自己20多天沒吃口熱飯,附近超市都關門了,只能吃自己帶的干糧。有人一天只吃一片面包。
他們可能覺得回家的話要隔離,不想給家里添麻煩,再加上回去就只能歇著了,沒活干,這幾天還得想辦法跑車啊。不過這里基本上拉不到活兒,車只能停著。
九派新聞:來吃飯的人多嗎?
趙占勝:我14號一早就開始忙活了,做燴面,中午11點開飯。那天下著小雨,挺多人過來幫忙的。第一天大概來了100多個人,都挺感謝我的,不過我光忙著盛飯了也沒怎么跟他們聊天。
第二天的時候,人變多了,得有300多人,超出了我的預期,我以為只有100多人,飯準備得不夠,趕緊多弄一點。還有很多當地的老鄉送來物資,包括菜、水、面啥的,都有補充。
【3】回家前,把蔬菜和面留在了上海
九派新聞:在航津路待了幾天?
趙占勝:在那里做了4天飯。后來那個地方人太多了,我不是擔心自己累,就是人多了不好管控,人一聚集害怕交叉感染,我只能離開了。
第5天去了金山區,也是聽老鄉說那邊有貨車司機,還有一些工廠的工人,我就去一個廠門口做飯。那天還有愛心人士送來了300件掛面,中午做了一頓鹵面。沒想到那邊人也多,估計也有個200多人。
本來是想換個人少的地方的,但是到這兒一看情況不樂觀,當天就決定不做了,咱不能給疫情防控添麻煩。
九派新聞:什么時候離開上海?
趙占勝:18號下午就走了,走之前把剩下的蔬菜和面都留給老鄉們了,以后吃飯只能他們自己想辦法了。
九派新聞:回到家看到家鄉迎接你,是什么心情?
趙占勝:我當時不知道路口有人迎接我,下高速一看這是干啥,那么多人舉著條幅到我跟前迎接,覺得挺感動的,但也有點害怕,因為我平時是個怕麻煩別人的人?;貋碇笪揖驮诰频旮綦x了,沒事時會剪剪視頻。
九派新聞:2021年發起愛心餐車計劃至今,你覺得一頓飯能給予他們什么樣的幫助?
趙占勝:現在條件好了,吃飯都可以,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很多人是吃不上熱乎飯的。我之前去山區給老人、小孩送飯,他們并不是吃不上飯,我想讓他們吃得好一點。
九派新聞記者 馬婕盈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