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4月20日消息 “低溫連續動態干燥法”讓重慶多普泰制藥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效率提高3倍、成本降低20%;污水處理疊螺脫泥機技改項目,年節水量24萬立方米,為重慶萬盛煤化有限責任公司每年節約60萬余元……近年來,萬盛從強化勞模創新工作室載體建設入手,充分發揮勞模先進在技術攻關、科技創新和生產活動中的“領頭雁”作用,讓勞模領銜的團隊成為發展先進生產力的“助推器”、創新創造的“孵化器”,不斷助推各類企業發展壯大。
在重慶多普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制藥車間,一派智能化的繁忙生產景象。該公司是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制藥企業,十多年的創新發展不斷增強內生動力,讓這家企業在產品質量和品牌影響力兩方面都獲得巨大成功,先后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重慶市首屆最具成長型中小企業”等多項榮譽。
這些榮譽的取得,離不開勞模、工匠的辛勤付出。作為全國勞動模范、企業副總的郭平牯便是其中的一位。今年48歲的郭平牯,是中醫藥戰線上的一位“老兵”。2011年,郭平牯作為科研技術人才,被引入萬盛,在多普泰公司從事生產管理和技術研發等工作。工作期間,郭平牯發現,脈血康系列產品存在生產工藝落后、產能低效的問題。經過一系列實驗驗證,他提出了低溫連續動態干燥法。該項技術應用后,制藥生產效率提高了3倍,成本降低了20%,研究改進的脈血康系列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國家基藥目錄、中藥保護品種目錄和軍免用藥目錄。
“不僅要自己做的好,更要帶動身邊的年輕人一起干好這份工作。” 在區總工會的積極引導和培育下,郭平牯在企業成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主要開展技術項目攻關、理論和技術知識培訓、團隊建設、工作機制探索等活動。一路走來,郭平牯培養了很多中醫藥行業的技術骨干。目前,該工作室有5名拔尖技術骨干(含1名省部級勞模)、4名技術人才,獲得國家專利36項,其中發明專利28項。多普泰制藥作為重慶市醫藥制造行業的領軍企業,已為超過800萬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減輕了痛苦,為重慶市醫藥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郭平牯勞模創新工作室”也獲評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
來自區總工會的數據顯示,像郭平牯這樣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全區已有11個,涵蓋工農業發展等多個領域。這些身懷“絕技”的勞模(工匠)先進,正成為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領頭雁”,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著重要力量。
【來源:央廣網】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