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而生、因水而興,得天獨厚的水資源稟賦,造就了增城山水生態的城市格局。
4月19日,省河長制辦公室發布消息稱,為充分調動各地萬里碧道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健全正向激勵機制,提高碧道建設工作成效,省河長辦將對2020年、2021年兩個年度萬里碧道建設成效明顯的24個縣(市、區、鎮)予以激勵,并給予2億元的資金獎勵。其中,增城區成功入選激勵名單,成為廣州市入選的兩個區域之一。
荔湖環島碧道,鳥語花香,水清岸綠—這是增城碧道的縮影。增城區堅持生態優先、因地制宜原則,大力開展碧道規劃和建設行動,加強碧道建設與綠道有機融合、互聯互通,建設集生態、休閑游憩、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綠道、碧道網絡,累計建成595公里綠道和114公里碧道,讓沿途增江河岸山水、田園風光、果園紅荔、竹林幽境、農家風情有機串聯、融為一體。
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累計建成碧道2900多公里,水清岸綠的生態效益和水岸聯動發展的經濟效益逐漸顯現,碧道成為城鄉居民美好生活好去處,成為周邊生活、生產、生態環境改善、鄉村振興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
據了解,省河長辦把開展碧道建設激勵作為高質量推進碧道建設的重要抓手,積極申報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研究制訂《2020―2022年度萬里碧道建設工作激勵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激勵實施辦法》),在省人大會議批準2022年省級預算后,及時組織開展萬里碧道建設激勵遴選工作。經地市推薦,全省共有42個縣(市、區、鎮)申報激勵。
省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激勵綜合考慮了我省區域發展水平的差異,采取分片區遴選:即對經濟比較發達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珠三角6市(地級以上市,下同),遴選8個縣(市、區、鎮)給予激勵,每個縣(市、區、鎮)獎勵500萬元;其余15市遴選16個縣(市、區)給予激勵,每個縣(市、區)獎勵1000萬元。在資金安排上,重點支持粵東粵西粵北12市和惠州、江門、肇慶市,激勵資金占總金額的80%。
下一步,省河長辦將繼續加強指導,充分發揮省級激勵的示范引領作用,以萬里碧道建設牽引推動全省水環境治理、水安全補短板、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保護修復,同時豐富內涵拓展外延,探索發展水經濟新業態,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真正讓萬里碧道建設成為廣東系統治水的創新舉措、建設幸福河湖的生動實踐,讓萬里碧道成為廣東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靚麗名片。
2020及2021年度萬里碧道建設激勵名單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市增城區、深圳市南山區、深圳市寶安區、珠海市香洲區、汕頭市龍湖區、佛山市禪城區、佛山市順德區、韶關市武江區、韶關市仁化縣、河源市東源縣、梅州市梅縣區、梅州市大埔縣、惠州市惠城區、汕尾市陸豐市、東莞市企石鎮、江門市蓬江區、江門市江海區、湛江市雷州市、茂名市信宜市、肇慶市封開縣、清遠市英德市、潮州市潮安區、云浮市新興縣
總計2億元!全省多地獲“碧道紅包”資金獎勵
【南方日報記者】朱偉良
【來源:南方日報】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