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4月19日訊,總市值500億元的鋰電負極龍頭杉杉股份晚間公告,擬對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鋰電增資30.5億元,并引入問鼎投資、比亞迪、寧德新能源、昆侖資本四位戰略投資人。其中,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分別增資1.5億元和1億元,由寧德時代全資控股的問鼎投資增資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杉杉股份股價自去年10月歷史高點迄今,累計最大跌幅已達47.65%。
對本次引入戰投的考慮,杉杉股份表示,主要系基于鋰電池負極材料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及公司負極材料業務發展規劃,戰投均為負極材料業務上下游的核心戰略客戶及供應商,助力杉杉負極材料發展。
目前,杉杉股份重點聚焦于鋰電池負極材料和偏光片兩大核心優勢業務,偏光片和負極材料產品營收占比為68%。
公開資料顯示,本次增資主體上海杉杉鋰電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炭素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增資完成后,杉杉股份對其股份比例將由89.99%變更為87.08%。
同日,杉杉股份披露2021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206.99億元,同比增長151.94%;實現歸母凈利潤33.4億元,同比暴增2320%。其中,上海杉杉鋰電營業收入41.81億元,歸母凈利潤6.01億元(約占總凈利的18%),同比增幅分別為64.6%和1821.6%。
截至今日,6個月以內共有7家機構對杉杉股份的2022年度業績作出預測,其中歸母凈利潤預估均值為33.17 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0.68%。
目前,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仍呈快速提升大趨勢,疊加消費電子受物聯網、智能家居拉動,負極材料需求高增。東吳證券曾朵紅等人在3月24日研報中表示,預計2022年全球負極材料需求為62.1萬噸,同比增54%,其中國內需求38.3萬噸(考慮損耗)。遠期來看,預計2025年全球負極需求可達161.3萬噸,三年復合增速達37.5%。
資料顯示,杉杉股份2021年負極合計產能17萬噸,有效產能14萬噸,負極產量市占率為15%,僅次于貝特瑞,維持行業龍二地位。
同時,公司已啟動包頭二期(6萬噸)和四川眉山(20萬噸)負極項目建設工作。曾朵紅等人預計公司2022年負極有效產能達20萬噸,2023年升至32萬噸。同時,在石墨化供需持續偏緊下,單噸凈利潤可升至0.6-0.8萬元,且仍有上漲空間。
不過,可以看出,相較于第一龍頭貝特瑞,杉杉股份在產能上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當前仍局限于人造石墨這一技術路線。
以當前負極材料市場來看,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人造石墨為目前主流,但硅基負極作為新一代負極材料,使得電池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將是未來發展方向。天風證券孫瀟雅在3月30日表示,全球硅基負極市場空間2025年有望達300億+,21-25年復合增速135%。
目前,隨特斯拉4680大圓柱電池率先采用硅基負極,目前國內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等均正在加緊硅碳負極體系的研發和試生產,積極推進產線布局。
曾朵紅等人認為,目前杉杉股份已具備配套年產千噸級硅碳負極產線能力,預計2022-2023年硅碳負極將開始逐步量產。根據盈利預測與估值測算,預計2022年全年凈利33億元,同比增速僅為8%(相比2021年大幅下降)。
【來源:財聯社客戶端】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