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頭盔 不是應付差事走過場
陳向陽
忽如一夜春風來,男女騎士頭盔戴。在當下的南陽,五顏六色的頭盔綻放在城市街頭,成為一道流動的亮麗風景線。
騎乘電動車出行佩戴安全頭盔已漸成主流常態,但不規范佩戴者不乏其人,安全隱患仍不容小覷。這個月,是南陽市中心城區“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月”,其中騎乘電動車佩戴安全頭盔是整治的重要內容之一。
科學表明,電動車因體量小,速度快,加之重心等原因,一旦發生事故,騎乘人員往往是“最容易受傷的人”,其頭部受到沖擊的概率非常大,遭受傷害的后果也最為致命,無異于以卵擊石。而佩戴安全頭盔則可有效保護頭部,最大限度降低受傷害程度。
然而,筆者在街頭觀察發現,一些騎乘者只是把頭盔隨意戴在頭上,未系頭盔帽帶,或系得不牢固;個別騎行人員將頭盔放在車筐里、掛在車把上,遠遠看到有執勤交警時才匆匆把頭盔戴上。有些人總認為,發生安全事故是小概率事件,沒必要總戴著;出來進去提著個頭盔,也麻煩,便有了抗拒心理;還有人覺得頭盔放車筐容易丟,干脆買個便宜的、安全性差的應付應付,丟了也不心疼。種種錯誤認識影響著一部分人對佩戴頭盔的安全認知。殊不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發生交通事故,不戴頭盔、錯誤佩戴或佩戴劣質頭盔,都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風險,千萬不可輕忽。
騎行前應該適度調整頭盔帶子的長短,系好卡扣,保證頭盔佩戴中不遮擋視線或發生晃動。遇刮風天氣時,風里夾帶的漂浮物像粉塵、沙粒、飛絮等,還有小飛蟲可能會鉆到眼睛里,所以頭盔的面屏要放下來,這樣才能起到保護臉和眼睛的作用。另外,頭盔佩戴不正確,還容易使頸椎承受壓力失去平衡,長期下去還會引發頸椎病。
每一個事物從出現到普及再到規范管理,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騎電動車佩戴安全頭盔的背后,體現的是市民法律意識和文明素養。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規范佩戴安全頭盔,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騎乘電動車佩戴頭盔不是應付差事走過場,“帶而不戴”“戴而不扣”“用安全帽代替頭盔”都要不得,糊弄的是自己,到頭來害的也是自己。安全無小事,交通無僥幸。正確佩戴頭盔,戴的是安全與文明,是在意外發生時的“護頭之盾”,對保護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交通安全關乎每個家庭的幸福,文明交通更需要大家攜手共創,自覺規范佩戴安全頭盔,系牢安全卡扣,舉手之勞,不僅為寶貴的生命增加一份安全保障,也為城市文明助力添彩。
【來源:南陽網】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