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濟南4月18日電(王雯)這兩天,濟寧市兗州區小孟鎮王海村黨支部書記楊純東的心情就像坐了一趟“過山車”。新建成的蘑菇種植大棚迎來了首季“開門紅”。但沒想到的是,剛嘗到豐產的喜悅,便遇到了滯銷的窘境。
“這兩天天氣暖和,很適合蘑菇生長。兩個溫室大棚10萬個菌包,每天能產4000到5000斤平菇,我們第一次種植就迎來了大豐收!”看著長勢喜人的蘑菇,楊純東卻犯了愁。原來談妥的外地經銷商受疫情影響不能來收貨,而本地的飯店、超市的銷路也受到了影響。“蘑菇的保存期很短,當天摘下來就得發走,要不然就會壞掉。村里沒有冷庫,如果不及時儲存或者銷出去,那么這一季平菇就要損失大概5萬多塊錢。”本來想通過種植平菇,增加村集體收入,解決部分農村勞動力就業,可沒想到,現在卻成了“燙山芋”。
在小孟鎮,因為平菇銷售而心煩的不只有楊純東。從去年9月份開始,為了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小孟鎮提出由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利用農村閑置資源種植平菇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涵蓋了小孟鎮王海、郭戶、北門等6個村。因為新一輪疫情,這些村的平菇銷路都受到了影響。
平菇銷售遭遇困境怎么辦?小孟鎮黨委政府迅速行動,對鎮內種植戶、合作社的滯銷平菇進行摸底調查。同時,與兗州區部分企業、學校、商超積極對接,建立穩定供銷聯系。此外,鎮里的機關干部也都被動員起來,通過微信、抖音等多平臺發布平菇銷售信息,利用自己的人脈幫助銷售。現在,愛客多超市、濟寧農發公司、阿里巴巴山東公司和小孟鎮達成了兜底采購的協議。滯銷的平菇走出了銷售困境。
“多虧了鎮黨委政府及時出手,不僅幫我們解決了難題,還為我們拓寬了銷售渠道。目前,蘑菇是供不應求!”楊純東說,“二期工程馬上也要啟動了,有了鎮里的支持,我們更加堅定了種植平菇的信心,讓‘小蘑菇’成為村民的‘致富菇’‘幸福菇’!”(完)
【來源:新華社】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