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韋莉都會站在校門口,親切地和走進校園的孩子們打招呼。
武漢市漢陽區楚才小學校長韋莉堅持給學生手寫回信700多封,累計10萬字。她的事跡經長江日報連續報道,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4月16日,新華社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全方位報道韋莉校長的感人事跡。
新華社以《“人生如字,帶孩子們寫好每一筆”——韋校長給學生的700封回信》為題,推出2000多字的通訊報道和5分50秒時長的視頻,介紹韋莉校長通過一封封來往的書信,在一字一句之中,以筆連心,為孩子們紓生活之憂,解成長之惑。“看似傳統的東西,往往能帶給人最大的溫暖。”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韋莉希望通過自己對“慢”的堅持,與孩子們搭建心靈交流的橋梁,告訴孩子們要寫好每一個字、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新華社記者熊琦稱,從學生的書信中,感受到孩子們已經把韋莉視為朋友。從家長的話里,感受到韋莉的言傳身教不僅影響了孩子,也讓家長看到了傾聽的重要性。同時,韋莉也被孩子們的溫暖所治愈。她因身體不適被迫缺席“校長午餐”,孩子們的問候便塞滿了信箱,孩子們的關心在字句間流淌。韋莉說:“每當閱讀孩子們的來信,看到那些童言童語,我在給予他們鼓勵和信任的同時,他們也加倍地回饋我愛和溫暖。”被韋莉感召的老師們,也感召學生。楚才小學語文老師方舟在班上也設立了一個“悄悄話信箱”,以此更加貼近學生,用真心傳遞真情。
“看到長江日報報道韋莉校長的事跡后,我們也覺得非常感人。在這個時代,有這樣一位小學校長,還能用這么傳統、這么用心的方式跟學生們交流,非常難得。”熊琦說,感受到韋莉尊重孩子們,以平視的角度交流,與學生建立了充分的信任,成為了朋友,并敏銳地尋找到一些教育契機。“她平凡的舉動是這個時代非常需要的,需要像她這樣用心、用情的教育者,讓孩子們感到更多的溫暖。”
采訪過程中,特別觸動熊琦的是,韋莉將孩子們的每一封信都保存下來,還細致地做好登記,她給孩子們的回信卻沒有留底。“說明她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沒想過會被別人關注,更沒想過被媒體報道。她想給孩子們帶去溫暖傳遞愛的動機是非常純粹的。”回信都“寄”給了孩子們,雖然無法挖掘更多更打動人的細節,但這些信留在了孩子們心里,成為伴隨他們成長成才的一部分精神食糧,這是韋莉做這件事最大的價值。
連日來,長江日報的系列報道感動了無數人,繼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網、光明網、中國婦女報、人民日報微信、中國青年報微博、中國教育報微信、學習強國、人民教育微信、瞭望東方周刊等數十家媒體轉發長江日報報道之后,新華社記者的報道再次引發全國讀者對“小學校長韋莉手寫回信10萬字+”的持續關注、點贊。
【來源:武漢市人民政府網_武漢要聞】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