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CVD)占美國全年齡段癌癥患者死亡原因的首位,患CVD的癌癥患者全因死亡風險較無CVD的癌癥患者增高3.8倍。
癌癥治療的改善以及人口的老化有望使美國癌癥存活患者的數量從2017年的1550萬增加至2026年的2000萬。癌癥患者心血管風險引起的死亡將來可能會超過癌癥復發本身。
癌癥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增加
眾所周知,癌癥患者和癌癥幸存者發生心力衰竭的風險增加。此外,許多癌癥療法,包括胸部照射以及全身療法(如化學療法),會增加患者在治療期間和治療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癌癥發生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的階段,與患者發生致命和非致命的心血管事件的長期風險關系如何,并不清楚。
艾伯塔大學(加拿大,埃德蒙頓)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包括20多萬(224 016)名新診斷癌癥患者的數據,這些患者來自加拿大阿爾伯塔省450多萬成年人的管理數據庫。將研究期間新診斷癌癥的參與者與未患癌癥的參與者進行風險比較。在調整社會人口學數據和合并癥后,使用事件發生時間生存模型對隨后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率、心肌梗死、中風、心力衰竭和肺栓塞)進行分析。
在 11.8 年的中位隨訪期間,發生了 73,360 例心血管死亡和 470,481 例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調整干擾因素后,新診斷的癌癥顯著增加了心血管死亡風險(危險比[HR],1.33)以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包括中風(HR,1.44)、心力衰竭(HR,1.62)和肺栓塞(HR,3.43)。但心肌梗死(HR,1.01;95%可信區間,0.97–1.05)的風險沒有增加。
該研究結果于今年3月15日在線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院雜志:心臟腫瘤學》上。
癌癥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嗎?
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心血管病與癌癥之間存在協同關系,因為它們共有很多可修飾性風險因素,例如吸煙、肥胖、糖尿病、飲食質量、缺乏運動和飲酒。該項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肥胖、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為癌癥和CVD的共同風險因素。
2019年8月柳葉刀雜志曾發表一項納入126 120名癌癥幸存者的觀察性研究,對長期CVD風險進行分析后認為,癌癥療法,尤其是化療,在CVD風險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一風險可能與吸煙和高BMI相當。
與柳葉刀發表的研究不同,加拿大的這項研究盡管對包括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和既往心血管疾病在內的協變量進行了調整,但新診斷的癌癥與心血管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中風、心力衰竭和肺栓塞的高風險仍然相關。雖然沒有吸煙狀況的數據,但這一不足不太可能解釋所觀察到的CV死亡風險增加1.22倍、中風風險增加1.55倍。因為在研究期間,加拿大癌癥患者吸煙的中位患病率為20%,而非癌癥患者吸煙的中位患病率為19%。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發現是,在對所有主要心力衰竭風險因素(年齡、高血壓、糖尿病和先前心肌梗死)進行調整后,發生心力衰竭的HR為1.62。
作者不久前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結果也支持“新診斷的癌癥患者是CVD的高危人群”這一觀點,即癌癥患者在接受癌癥治療之前有相對的心肌肥厚,部分患者在基線檢查時報告了心功能異常。因此,癌癥患者可能獨立于腫瘤學治療的影響而發展為CVD。事實上,最近一項使用SEER數據庫數據的研究發現,與普通人群相比,沒有接受化療或放療的乳腺癌患者發生CVD的風險更高,尤其是沒有進行腫瘤切除的患者。
大多數前瞻性心血管隊列研究都沒有追究CVD患者的癌癥發生率/死亡率,而這種風險可能是雙向的。一項前瞻性研究(n=1081)發現,首次心梗后發生心衰患者的癌癥風險較心梗后無心衰患者的風險有所增加(主要是消化及呼吸系統癌癥)。這些結論已經得到了大型丹麥國家研究的證實。
其它信息根據研究結果,作者還得出這些結論,“無論癌癥部位如何,新的癌癥診斷與心血管死亡和非致命性發病率的顯著增加獨立相關;尤其是在確診后的第一年內,而且與癌癥類型、發生部位無關。”但泌尿生殖系統、胃腸道、胸部、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最高。這些患者占癌癥隊列的一半以上,占心血管事件負擔的70%以上。
雖然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在癌癥診斷后的第一年最高(HRs,1.24–8.36),但10年后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和肺栓塞的風險仍然顯著升高。晚期癌癥患者心血管疾病預后差的風險最高,但即使是早期癌癥患者也面臨更高的風險。
作者建議癌癥患者“可能受益于包括心臟病專家、中風和血栓專家在內的共同管理。”
在一篇隨附的社論中,東京順天大學(Juntendo University )的醫學博士Hiroshi Ohtsu和他的同事總結說,這項工作“具有顯著的優勢”和重要的臨床意義。然而,Ohtsu和他的同事認為,在將這些發現轉化為臨床實踐之前,可能需要采取額外的步驟。例如,這項研究是基于人群的回顧性設計,沒有提供癌癥治療的細節以及一些患者因素(包括種族、吸煙和體育活動)而受到限制。
發表該項研究的作者同意這一觀點,并指出未來的研究應該評估癌癥治療和其它可能導致不良心血管結局的因素是如何產生影響的。“這項工作可能會更好地預測癌癥患者和生存者的心血管風險,并改進預防和治療策略。”
【來源:中國網醫療頻道】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