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開始,上海普陀區大眾河濱小區物業的44名工作人員中,38人陸續被隔離在家,只剩下6人在崗。
小區封閉之后,業委會主任郭志強組織業主成立志愿者團隊,開展“自救”,負責每日的物資運送、分發,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的采集。
在這個志愿者團隊中,有四名高齡老人。其中一對夫妻年過70,每天做著值班、分發物資的工作。
“我們一直都覺得肖老師很年輕,肯定要把他拉進來的。”郭志強說。他今年也71歲了,不肯服老,在電話中笑呵呵說道:“我的身體棒棒的。”他總結出自己的優勢:退休前做音樂老師,“我的嗓子喊不啞”。
除了統一發放的物資,業主們還成立了物資分享群,分享購買食物、生活用品的渠道。
小區里的獨居老人,是志愿者們的重點關注對象。“很多老人想買東西,家里沒有子女,他們不會操作,不知道怎么參與團購,不能及時地參加接龍,不知道怎么付款”,志愿者們在分發物資時會優先考慮這些老人,核酸檢測時也會安排人手幫助他們調出健康碼。
正在工作的郭志強。受訪者供圖對話郭志強:
【1】七旬夫妻報名做志愿者,“感覺身體棒棒的”
九派新聞:為什么會在小區里組織業主自救?
郭志強:我們小區物業一共44個人,住在不同的小區,從3月初開始,陸陸續續都被隔離在家。為了節省人力,3月中下旬,我們小區的兩個門封了一個,這樣保安就能集中到其中一個門值班。到3月底,38個都被隔離,只剩下一名維修人員、一名保安和四名保潔。
我們物業經理這兩天還打電話來,說他們樓里就有兩三個是陽性,現在更沒辦法出來了。他只能遠程遙控,在家指導我們,如果我們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就跟他聯系。
我們小區一共兩棟樓,五百多戶,近八百位居民。需要給業主提供援助,做核酸檢測、抗原檢測、垃圾清理,所以希望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參與進來。
4月1日,小區封閉,做核酸的時候,我們和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在現場征集,問誰愿意來做志愿者,參與防疫工作,當場就有12個人報名,其中10個都是黨員。之后陸續有人加入,現在一共有18個志愿者。
九派新聞:報名參加志愿者的都是什么人?
郭志強:這群志愿者中,有四個人是比較高齡的,其中年紀最大的是肖民華,73歲,他72歲的愛人汪志華都是第一批報名做志愿者的。肖民華原本就是樓棟黨支部書記,他的愛人也是樓組長,一直都非常支持居委會的工作。
另外還有一對夫妻楊建峰和馬蓓蕾,都40歲左右,家里還有一個上五年級的兒子,他們做志愿工作的時候,兒子就一個人待在家里。我們現在考慮到他們要照顧孩子,排班時會盡量把他們分開。
不只是志愿者,葉家宅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徐南昌58歲了,身體不太好,心臟有支架,但他還是一直在第一線,他非常勇敢,之前我們小區里有一個陽性患者,都是他去負責送飯。
我們小區的支部書記王鑫這段時間也非常辛苦,她是負責指揮我們的,給我們發防護物資,指導我們什么時候做核酸,什么時候發抗原試劑,什么時候分發蔬菜。
九派新聞:像肖民華、汪志華夫妻這樣的老人,會顧慮到他們年紀比較大,做防疫工作比較危險嗎?
郭志強:不會的,我們一直都覺得肖老師很年輕,他為大家服務都很熱心的,所以我們肯定要把他拉進來,而且他是黨員,應該沖在第一線。
我今年71歲了,感覺自己身體棒棒的。我很樂觀,退休之前在上外附中做音樂老師,所以我跟大家說,我的嗓子喊不啞,在工作中,我要認真起來。
九派新聞:志愿者們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郭志強:我們每天上午和下午會分別安排兩人值班,接聽小區居民的電話,了解大家的急難所需,及時幫他們解決,比如被鎖在廁所里打不開門,出門取外賣忘記拿鑰匙的,或者水龍頭漏水,我們都會反映給維修的師傅去解決。
現在要求居民“足不出戶”,他們的快遞、外賣送到門口,我們就給他們送到家。需要做核酸檢測、抗原檢測或者發蔬菜包的時候,工作量會大一些,不值班的人也會在家待命,一有需要就趕緊出來。
前幾天蔬菜包到了,只能送到居委會,我們要自己把物資運回小區。物業沒有配車,我們只能用平板車一趟一趟往回拉,拉了七八趟,那天忙得比較晚,十一二點才完工回家。
4月7日晚上十點多,捐贈的物資到了,我本來都躺床上準備睡了,一接到電話立馬趕出來卸貨。
九派新聞:核酸檢測也是你們組織嗎?
郭志強:對,我們是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交替進行,比如今天做核酸,明天做抗原。核酸檢測的時候,需要把居民們陸續喊到樓下來,我們現場需要好幾個志愿者,除了采集核酸,還要幫助那些不會用手機的老年人調出健康碼。
做抗原檢測的時候,我們要把試劑依次發到各家各戶,幾個小時之后再把試劑回收。
九派新聞:之前出現的陽性患者是什么情況?
郭志強:他是3月28日確診的,我們發放抗原試劑后,他在家里自測,發現有兩條杠,就自己找到了大堂經理,讓大家都離他遠一點。經理戴上手套接過他的試劑,看完之后就立刻報告給居委書記了。
之后就對他進行隔離,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后,他果然是陽性,4月2日,他被轉運去醫院治療了。
小區志愿者團隊,第一排拿著紅色喇叭的是郭志強,左側為小區支部書記王鑫。受訪者供圖
【2】業主自建物資分享群,志愿者重點照顧獨居老人
九派新聞:現在生活物資夠嗎?
郭志強:目前還是足夠的。小區封閉之后,我們收到過兩次食物,第一次蔬菜包里面的葷菜只有一個鴨腿,這個說起來有些難堪。
再就是4月8日剛發了武漢捐贈的“大禮包”,東西就很豐富了,里面有咸肉、10個雞蛋、2根黃瓜、2根竹筍,還有杏鮑菇、大白菜等,我們收到這些都特別感動。
這些物資優先送到封控時間比較久的B樓,因為那里有一個陽性患者,從3月28日就開始封控了。給他們分完之后,還剩近百份,這些會先分給A棟的獨居老人,我們說好了,志愿者們都不拿,先分給更需要的人。
其他的時候,業主們會自己團購,目前還沒有到斷糧的地步。有一百多戶業主加入了物資分享群,大家會在里面說“我這里有資源,能買到牛肉、豬肉”,大家一起團購。前兩天他們還買到了鮮肉月餅,說“早點已經有了”。大家都互幫互助,這一點很不錯。
但很多老人想買東西,家里沒有子女,他們不會操作,不知道怎么參與團購,不能及時地參加接龍,不知道怎么付款,這些是我們重點照顧的對象。
九派新聞:小區里一共有多少戶獨居老人?
郭志強:我們樓棟有130戶,其中18戶是這樣的情況。他們有的是一個老人獨居,或是子女不在身邊,兩個老人住在一起。
九派新聞:防疫物資足夠嗎?
郭志強:防疫物資由居委提供,目前還是相當緊缺的。這兩天不會和太多人有接觸,我們要求志愿者回家后用酒精噴灑防護服,掛在門口晾干,能穿三天再換掉。
像我的手套,有一次不小心割破了,我就用玻璃膠把它粘上。我們書記看到之后說,你這手套破了還有什么用,趕緊換掉。我說現在防護物資非常緊缺,我們都要省著點用。
九派新聞:現在還會有人手不夠的情況嗎?
郭志強:沒有,現在核酸檢測的時候,不斷有業主說“郭老師,我要加入你們”,有年紀大的,他說自己是醫生,這兩天空下來了,可以做志愿者。我說,你都七十多歲了,而且我們現在人手足夠,我先給你記下來,如果之后有需要,我立刻通知你。
九派新聞記者 王佳箐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