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記者邰思聰)又一年清明節悄然而至,人們祭奠逝者。在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25歲的遺體整容師董哲眼中,這幾天既特殊又普通。說“特殊”是因為清明節,說“普通”是因為這一天的工作和平時沒有太大差別。
“很多人不理解為啥我要選擇這個職業。”1997年出生于黑龍江的董哲在就業時選擇了一條與大多數同齡人不同的職業道路。
董哲在為一位逝者化妝整容。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其實我和這個專業還挺有緣分的。”作為八寶山殯儀館遺體整容室最年輕的成員,董哲告訴記者,在高考后選擇專業時,當時家人曾建議她從事醫護、財會或教育工作,但從小性格獨立的她選擇了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的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填報專業的時候,家里人都反對我的決定,但越是反對卻越堅定了我選擇這個專業的決心。”
步入校園,董哲開始了殯葬技術與知識的學習。由于所學的專業分為服務和技術兩個方向,在大多數人選擇服務方向時,董哲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技術方向,需要接觸遺體整容方面的內容。
董哲在為一位逝者整理棺槨,準備為其化妝整容。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經過兩年的理論學習,董哲在2018年來到八寶山殯儀館實習,真正上手接觸遺體整容工作。
因為每天最早一場告別儀式是在早上7點開始,儀式開始前董哲和同事們還要為遺體進行化妝,所以她一般早上6點多就會來到單位,開始一天的工作。最忙時,她一天需要為十幾位逝者完成遺體整容工作。
早上6點多,董哲換上工作服,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整理好遺體袋、清潔遺體、上妝、定妝……必要時,遺體整容師也會利用3D打印等技術,幫助逝者盡可能恢復生前樣貌。
“剛開始接觸這項工作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技術上的難題都能解決,最難的是和家屬溝通。”董哲說,很多逝者家屬因為還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悲傷哭鬧都是正常現象,但這項工作不僅要與逝者遺體接觸,更要幫助逝者以最體面的遺容完成人生的最后一程。
董哲在準備為逝者化妝整容。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雖然每天都要面對遺體,但工作在我心中是溫暖的。”董哲坦言,每天接觸逝者,遺體整容師們容易被負面情緒影響。但樂觀的她常常為大家排解情緒。
經歷近4年的工作磨練,董哲逐漸成為遺體整容室里不可或缺的角色,她對自己職業的看法以及家人對她的職業看法也逐漸發生變化。
“剛入職時,我認為這只是一項工作,后來慢慢地覺得這份職業是非常神圣的,能夠讓逝者有尊嚴地離開。”董哲表示,家屬的認可和感謝就是對她工作最大的肯定,曾經不理解自己職業選擇的父母也為她的工作感到自豪。
見慣了人世間的生死離別、世事無常,董哲更加珍惜生命,“雖然人固有一死,但我們還是需要珍惜當下,珍惜生命,珍惜那些愛你的人,樂觀地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段旅程。”她說。
【來源:新華社】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