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第一采,茶香盈滿園。連日來,鐘山區大河鎮抓住春茶上市的好時機,組織當地富余勞動力采摘春茶,一手抓茶業發展,一手抓村民致富。
茶園里,6000畝茶葉為山頭換上了綠裝,放眼望去,一行行錯落有致的茶樹長勢喜人,一壟壟精修打理的茶樹抽芽吐綠,園內茶香彌漫,沁人心脾。采茶工人們三三兩兩分布在茶山中,腰間挎著小竹簍,迎著暖陽,嫻熟地采摘著茶青。曾經的荒山,已變成帶領村民增收的“金”山。
大河鎮6000畝的茶園于2018年開始投資建設,經過這幾年的養護培育,今年正式迎來采摘期,填補了鐘山區沒有大規模茶葉種植的空白,也給曾經的荒山換上了綠裝。
近年來,大河鎮按照鄉村振興戰略和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的決策部署,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在農業產業化方面,積極爭取貴州省山水林田湖草修復項目,向上級爭取資金9000萬余元,在大箐、大地、周家寨實施茶葉種植6000余畝。現在部分茶樹已進入初采期,明年將進入深采期,通過前期的摸排和調研,到深采期的時候,每畝產值預計達到8000余元。
從茶山上向下俯瞰,錯落有致的茶田點綴山間,伴隨著春風,茶樹娑娑聲與茶農的歡笑聲在山間傳出,農戶的歡笑來源于他們領上了“雙工資”,平時可以到茶田里務工,務工平均收入每月可達1800元。同時,還有一筆土地經營權流轉金。
因為今年是首次采摘,茶園專門到遵義市湄潭縣請來專家,有了這些專家的指導,農戶便能快速學會采茶要領,嚴格按照標準采摘,從源頭保障新茶的品質。
大河鎮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氣候環境造就了這片高海拔茶園落地,6000畝的茶園內種植品種有福鼎大白、黔湄601和黔茶1號三類,為鐘山區茶葉種植開辟了新路,進一步推動大河茶旅一體化發展,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旅游等價值的最大化。
下一步,大河鎮將緊緊圍繞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思路,走一條農旅融合發展的道路,在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的同時,進一步豐富業態,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就能增收致富。(譚晉金 尹秋影)
【來源:六盤水市人民政府_今日涼都】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