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守·藝】無與倫比的精美紋路:龍升花紋鋼刀!
鍛造一把花紋鋼刀需經得住爐火的炙烤,近1000度的爐溫百次回爐,反復敲打20000多次,同時掌握火候。只有時間、溫度恰到好處,千錘百煉方成材。
李維柱,河西鄉來連村人,今年38歲,是龍升刀廠第三代傳承人。從小就在打鐵的爐灶之間來回穿梭,15歲開始跟著父親、爺爺學習打鐵手藝,一打就是22年。這么多年來,陸陸續續有很多人慕名而來請他打造刀具、鐵器。在小小的打鐵屋子里,他自己摸索并學會了鍛造各種刀具、鐵器,“龍升花紋刀”由此誕生。
李維柱說,刀材是由3種不同的鋼材交疊,經過鍛焊焊接在一起,然后反復錘打和折疊,形成一個薄而多層的坯料。其中折疊扭絞的方式。或是最后的打磨方式,都會對花紋樣式產生影響。
一把好的花紋鋼刀從選料到成型,無處不傾注著李維柱的心血。他嚴格選料,精心制作,下料前仔細琢磨、量材使用。父子倆鍛造時大錘、小錘、鉗子配合默契,邊燒邊鍛,每種刀具的形狀、厚薄、長短、寬窄都力求恰到好處。淬水時十分講究火候、水質,使刀刃硬度適中,鋒利耐磨。最后就是精心修飾、打擦、裝配。這一切對李維柱來說都沒有可以照本宣科的固定規則,全憑著一顆專注的匠心和日積月累的經驗。他做刀,幾乎一切都沿用著傳統古法,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有李維柱一錘錘敲打的匠心手藝在里面,不少愛刀之士專程慕名而來。
“打鐵很苦的啊!”李維柱和父親一再跟我們這樣強調。終日囿于一間陋室,與燒得火熱的煤炭和堅硬的鋼鐵打交道。每一鏟,每一敲,每一鉗,每一搓……都要用上真力氣。多年的打鐵勞作使李維柱保持較好的身體狀態,說話中氣十足,底盤穩當,整個人看起來神采奕奕,十分精神。
“客人來了,給我什么樣式,我都會打。”
與很多傳統技藝一樣,打鐵如今也難以尋到傳承人。從愛好到事業,龍升刀廠賦予了李維柱人生無窮的意義,而李維柱亦為龍升刀廠延續了生命,為梁河打鐵文化增光添彩。(何成江 楊雪蓉 趙仁源)
【來源:云南網】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4-0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