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5日訊? 人間二月,寒冬剛過,鶯飛草長。風中還帶著料峭寒意,柳梢卻已透露春的訊息。
(資料圖)
2月,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的投稿郵箱和微信群收到1000多幅(組)參賽作品。經過嚴謹、認真、專業的評選,10幅(組)當月月賽優秀作品(城市大片)出爐。攝影師們用相機、手機記錄下大武漢的生活、工作、休閑娛樂等各個層面的瞬間,用光影呈現身邊的精彩故事,不分晝夜,滿懷熱愛地用他們悉心拍下的作品充實了我們2月的文化生活,為我們展現了城市不斷發展、進步的絢麗畫卷。
柳暗花明又一“春”
春日之景、自然之美總是令人心醉。同樣的景致,如何才能拍出新意?攝影師黃雁飛用一組清晨府河濕地的圖片,帶領我們感受濕地不一樣的美。
東西湖區府河柏泉段濕地——府河濕地照片很多,但有些地方的照片卻少有見到。在攝影師黃雁飛的鏡頭里,從候鳥、留鳥、野草、高架橋、飛機、早霜、朝霞、落日及管護等方面對濕地的美景拾遺補缺。
初春的清晨還帶著未褪去的寒意,正值東西湖的枯水季節,攝影師黃雁飛早早便驅車來到這里。經過湖堤,他到達前一天已經確定好的攝影點,放眼望去地上結的薄霜、候鳥、野草從、高架橋、小舟、朝霞巧妙又和諧地拼湊在一起。他別出心裁,選擇了從一些不常見的角度進行拍攝,留下這些獨特的時刻,最終誕生了這樣一組令人印象深刻的濕地大片。
他說:“濕地的圖好多攝影大師都拍得很多,也拍得很好了,我想著不如到旁邊去看看,查漏補缺一下,有些位置他們(其他攝影師)可能也看到,但是都沒去拍,那我就來拍一下這些比較冷門的細節。”
城市光影之美
2月20日傍晚,白天忙著拍攝硚口區風土人情的攝影師龔建國趁著太陽還沒落下,趕往漢江灣公園拍攝。在漢江灣橋上,他看見運輸船行駛時擾動江面蕩出的水波紋,映出落日余暉,如同融化在江面的碎金。心頭一動,他攝下了這樣一幕。“拍了好幾張,但最終選了這張圖。運輸船正好停在懸索之上,如同撥動琴弦的手指,整個畫面帶有一種韻律感。”吊橋懸索將畫面分割,既在視覺上隔出更具層次的空間,更是將點線面結合得淋漓盡致。
“熱鬧”淳樸的民俗
最暖萬家燈火處,最喜人間嬉鬧時。2月初,吉慶街廟會活動現場,舞龍舞獅的表演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現場氣氛活躍,人們歡聲笑語。攝影師韓昶光也在人潮之中拍攝民俗表演畫面,他回頭的瞬間看到了這樣有趣的一幕:市民們身上還穿著厚厚的冬裝,用各自的手機拍攝記錄舞龍舞獅的精彩畫面;前面一位女士電動車上的小狗也在盯著前方,神情憨態可掬。滿滿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畫面詼諧幽默。
他說:“當時我正在拍舞龍舞獅的畫面,一回頭看到一位女士騎在電動車上,車上還坐著一只小狗,非常可愛,主人在那里拍攝,它也在那兒看得很專注。我覺得非常有趣,趕緊抓拍下這一幕。”真正的人間煙火,就藏在這街頭巷尾之間。
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攝影師吳偉來到經開區體育中心,抓拍下了生動的一幕。兩串長長的燈籠一個接一個,垂掛而下,左右兩側兩位小朋友正在奮力地攀登。畫面整潔利落,喜慶的燈籠與充滿活力的孩童相映成趣,極具生活感的畫面就這樣呈現在眼前。
“一元復始新起點,萬象更新步步高。步步高就是往上攀登嘛,預示著人民的生活和我們的祖國都越來越好?!眳莻ミ@樣說道。
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月賽首次公開邀請觀察員現場觀摩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2023年2月的月賽評選現場,我們邀請到了六位攝影師現場觀察。這是城市攝影隊月賽作品首次公開評選,目的是使評選更加公平、公正、公開,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關注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月賽。
在觀察員團隊中,有兩位年輕的攝影師,其中22歲的年輕攝影師代表周毅在觀摩完月賽評選后感嘆道:“之前我們都是偏向于拍攝風景圖,運用一些調色啊、P圖這種后期處理來營造一種形式上的美。這次來觀摩月賽現場,更多的是讓我們感受到了攝影作品背后關注內容的重要性,如果空有其表而沒有內涵,那圖片美則美矣,毫無靈魂?!?/p>
二月月賽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彭建新
黃雁飛
藍江橋
韓昶光
羅慧芳
龔建國
吳偉
江海生
鄒幼勤
張斌
作品賞析>>>
城市攝影隊龔建國 攝于硚口區漢江灣公園
城市攝影隊江海生 攝于漢口園博園
城市攝影隊 江海生 攝于漢口園博園
城市攝影隊江海生 攝于漢口園博園
城市攝影隊吳偉 攝于經開區體育中心
城市攝影隊黃雁飛 攝于東西湖區府河柏泉段濕地
城市攝影隊黃雁飛 攝于東西湖區府河柏泉段濕地
城市攝影隊黃雁飛 攝于東西湖區府河柏泉段濕地
城市攝影隊黃雁飛 攝于東西湖區府河柏泉段濕地
城市攝影隊黃雁飛 攝于東西湖區府河柏泉段濕地
城市攝影隊黃雁飛 攝于東西湖區府河柏泉段濕地
城市攝影隊黃雁飛 攝于東西湖區府河柏泉段濕地
城市攝影隊黃雁飛 攝于東西湖區府河柏泉段濕地
城市攝影隊張斌 攝于武漢園博園漢口里
城市攝影隊張斌 攝于武漢園博園漢口里
城市攝影隊張斌 攝于武漢園博園漢口里
城市攝影隊張斌 攝于武漢園博園漢口里
城市攝影隊張斌 攝于武漢園博園漢口里
城市攝影隊鄒幼勤 攝于武漢科技館
城市攝影隊鄒幼勤 攝于武漢科技館
城市攝影隊鄒幼勤 攝于武漢科技館
城市攝影隊鄒幼勤 攝于武漢科技館
城市攝影隊鄒幼勤 攝于武漢科技館
城市攝影隊鄒幼勤 攝于武漢科技館
城市攝影隊鄒幼勤 攝于武漢科技館
城市攝影隊韓昶光 攝于吉慶街廟會
城市攝影隊羅慧芳 攝于東湖梅園
城市攝影隊藍江橋 攝于東湖梅園
城市攝影隊彭建新 攝
文字|大武漢實習生 何一帆
策劃|金思柳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