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1日訊 為打通村灣斷頭路,東西湖辛安渡街紅旗大隊袁家灣村村民袁慶家主動拆掉自家廂房,還不要村里賠償。在他的帶動下,另外6戶村民也主動拆掉自家院墻,讓村里的最后一條斷頭路通起來。
3月1日上午,在自家菜園子里澆完水后,76歲的袁慶家見門前水泥路面有一根煙頭,便拿起掃帚,將煙頭掃進垃圾簍。他家門前的這條路是村里的第7條路,原本是一條斷頭路,此前這里的村民要前往革新大道主干道,得繞行兩百米。
(相關資料圖)
袁家灣村是紅旗大隊歷史最長的自然村灣,現有村民100余戶,他們大多在20世紀50年代末搬來這里。這幾年,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村里的路越修越好,房屋也建得越來越漂亮,最終只剩下袁慶家門前的這條斷頭路遲遲未打通,這也成了村里人的一塊心病。
“打通斷頭路,沿途涉及7戶村民的拆遷,不僅要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賠償金也不是一筆小錢。”紅旗大隊副書記陳光潔介紹,就在大隊還在為如何為村民做思想工作而犯愁時,袁慶家第一個主動給大隊打來電話,說愿意拆除自家廂房。“當時我們問他,賠償金看怎么算,他卻說不要賠償金。”
袁慶家被拆除的廂房約60平方米,此前是家里做飯和儲物的地方。得知村里要修路,他把三個兒子叫回了家,通知他們自己準備拆了廂房,也不打算找村里要賠償,三個兒子都同意父親的想法。袁慶家說:“大家出行方便是大事,我不能因為自己的事耽誤了大家的事,賠償金我也不需要。”
帶頭拆除自家廂房后,袁慶家又給住在隔壁的袁長雙家做了兩次思想工作,最終袁長雙也同意拆除院墻,方便道路擴寬,隨后剩余5戶村民均同意拆除。
村民袁院生和袁慶家相識幾十年,他說多年前袁慶家老伴因病去世,一直一個人生活,平時大家走得都近,是鄰居也是親人。這次修路,村民都盼望著,袁慶家這么做也是為了大家。
在拆除廂房后,大隊還是幫袁慶家在他家菜園旁建了一座板房,改造成廚房和衛生間,方便他的生活。
短短90米的斷頭路終于打通了,包括袁慶家在內的村民們還自發對路面進行灑水養護與清潔。現在,村灣里每家每戶都習慣在自家門前掛上一把掃帚,主動打掃道路。
袁慶家在清掃路面。記者蔡欣星 攝
紅旗大隊書記楊波介紹,近年來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共同締造”等活動,“最美志愿者”“最美道路”“最美庭院”不斷涌現,村民更有參與感、責任感,也越來越有幸福感。
(長江日報記者蔡欣星 通訊員李寒梅 王露 但峰)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