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旮旯地上種點糧食,還不夠自己吃,村民只好出去打工,土地多數(shù)撂荒。自從村里實施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以來,產(chǎn)業(yè)接二連三發(fā)展壯大起來,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近日,談及生活的變化,鐘山區(qū)南開鄉(xiāng)穿洞村種植大戶符仁輝感慨地說。
眼前的這一片地,過去一下雨就被淹,隨著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的實施,這片“水淹地”被整理成集中連片的現(xiàn)代化高標準農(nóng)田。目前,當?shù)匾褜嵤└邩藴兽r(nóng)田建設暨宜機化改造土地300畝。
走進“水淹壩”蔬菜基地里,符仁輝請來“土地醫(yī)生”對100多畝土地進行成分檢測,并將根據(jù)檢測結果對土地進行改良。“如今,‘水淹壩’蔬菜基地里修建了排水溝,安裝了自動化噴水設施,小瓜、青菜、辣椒等蔬菜長勢喜人。沒想到,這塊我們放棄的地,現(xiàn)在被救活了。”
村民楊玉蘭在符仁輝的蔬菜基地務工,每年工資兩萬余元,“以前只能種玉米、土豆,現(xiàn)在種蔬菜效益真好。”
而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楊蘭海,看到家鄉(xiāng)基礎設施的變化,也回鄉(xiāng)發(fā)展蔬菜種植,年收入近10萬元。
村民們說,“水淹壩”每年都有新的變化。今年,當?shù)爻闪⒘藢iT的管護隊伍,將農(nóng)田設施的管護責任明確到人,還出臺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運行管護等辦法。
符仁輝今年承擔了一項新任務——負責管護高標準農(nóng)田的排水溝。“‘水淹壩’的管理,主要是管好水。”站在蔬菜基地排水溝一側,符仁輝介紹說,“三分建、七分管。建成一畝,就要見效一畝,才能讓農(nóng)田充分發(fā)揮綜合效益,確保種植戶致富。”
據(jù)介紹,2021年,六盤水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任務為16萬畝,實際完成17.25萬畝。今年,六盤水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任務進一步“加碼”,全力推進高效節(jié)水灌溉示范區(qū)項目建設,力爭年底前取得明顯實效。(謝勇勇)
【來源:六盤水市人民政府_今日涼都】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