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
“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
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
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相互配合授課。
采取天地對話方式,
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
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
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
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
“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
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冰雪”試驗中,演示了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水油分離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油分層現象消失,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實現了水油分層。航天員葉光富重點展示了空間科學設施,比如無容器實驗機柜。“無容器”就是不用容器承載,使物體在懸空的狀態下實現熔煉的過程。中國空間站的三個艙段艙內共布置了十多個實驗柜,支持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物理、微重力燃燒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等廣泛領域的空間科學實(試)驗研究。
在太空如何護膚?地球上看月亮和在空間站看月亮有什么區別?空間站的時序是如何設置的?航天員在空間站每天花多長時間進行實驗?在問答環節,網友和地面課堂的學生踴躍提問,與航天員老師積極互動。
神舟十三號乘組在軌駐留已有五個多月,為期最長的“太空出差”也進入尾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在今年兩會期間表示,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已完成計劃的以及根據工作需要增加的各項任務,將于4月返回地球家園,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即將圓滿收官。
五個月中,航天員開展了空間站組裝建造關鍵技術試驗任務,其間通過機械臂輔助艙段轉位手控遙操作等試驗,檢驗了機械臂輔助艙段轉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驗證了空間站艙段轉位技術和機械臂大負載操控技術。航天員首次在軌利用手控遙操作設備控制貨運飛船與空間站進行交會對接,初步驗證了空間站與來訪飛行器手控遙操作系統的功能性能,為后續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積累了寶貴經驗。
神舟十三號乘組團結一心,精誠協作,先后圓滿完成了兩次出艙活動。第一次出艙完成了機械臂懸掛裝置與轉接件安裝等任務,航天員王亞平邁出中國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第一步;第二次出艙完成了全景相機抬升艙外作業點腳限位器安裝及相關工效驗證等任務,航天員葉光富完成首次出艙。兩次任務的成功,不僅為后續出艙活動進一步積累了經驗,也讓實施艙外作業逐漸成為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工作常態。
太空三人組雖然出差時間長,但各方面保障十分到位。在中國空間站內,有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為航天員創造適宜的生存環境;有多樣化的醫學監測手段,觀察航天員各項身體數據,在飛行任務中監視航天員健康狀態;有具備防護宇宙有害環境等功能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幫助航天員完成艱巨的出艙任務。在精心布置和維護的“太空之家”中,“感覺良好”乘組在軌迎新年賀新春,享用了一頓豐盛的“太空年夜飯”,既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也可以利用閑暇之余關注北京冬奧會賽況。
中國空間站作為國家級太空實驗室將開展廣泛領域的空間科學實(試)驗研究,同時作為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面向青少年開設了“天宮課堂”,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目前三名航天員已在空間站內圓滿完成了兩次太空授課。此后,我國將陸續發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三個艙組合成一個T字形構型,將支持大量科學研究和實驗。
新民晚報原創稿件
記者:葉薇
編輯:李爭
【來源:新民晚報】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