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唯有時光與美食不可辜負,踏青時挖點野菜,在春天吃一口野菜嘗鮮,是不少人春天里的喜好。那么,吃野菜到底好不好?3月21日,記者采訪陜西省人民醫院營養科專家張英了解到,路邊的野菜不能隨便采摘。
在我國,作為野菜食用的植物很多,現在是野菜最鮮嫩、品種最多的時候,薺薺菜、水芹菜、香椿、苜蓿、茵陳、蒲公英、榆錢、馬齒莧、蕨菜、枸杞芽……踏青食春,大家覺得吃的不是野菜,是春天的味道。不過,品食美味,安全健康是第一位的。張英說,野菜風味獨特,令人喜愛,但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有的野菜含有毒素,常人難以分辨。
因此,張英提醒,不要貪“野”和“鮮”,不要采挖、食用不知名、不熟悉的野菜,拿不準是否有毒的野菜、污染環境中生長的野菜堅決不采不食,以免發生食物中毒。有的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質,如灰灰菜、莧菜、野芹菜等,可以導致植物性日光性皮炎。有的野菜含有重金屬,如路邊、郊外化工廠等容易被污染地區,受汽車尾氣和灰塵等的污染,受到的鉛污染可能比較嚴重。如其生長的土壤遭受污染,野菜會富集一些重金屬。對于無法保證安全的野菜,堅決不要采摘。對于胃腸道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也要慎重選擇吃野菜,多數野菜屬于寒涼性質,嘗鮮即可,不宜過量,避免損傷脾胃。
野菜一般都會含有較高的草酸、亞硝酸鹽、生物堿等,吃野菜前一定要用流動水清洗,浸泡10至20分鐘,再用開水焯一下后加工食用,以免造成食源性疾病。
有些人覺得野菜更新鮮,營養價值也比超市或菜市場里賣的蔬菜高。張英說,其實,野菜并不像人們想象的一定都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盡管某些野菜的β-胡蘿卜素、維生素C、礦物質等含量相對較高,但是就總體營養價值來說,野菜并不比普通蔬菜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一個成年人每天的蔬菜攝入量是300至500克,最好做到餐餐有蔬菜。我們日常在超市或菜市場買的蔬菜,都是經過篩選培育、品種優化的,營養成分比較豐富,也沒有什么風險。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相
【來源:西安報業】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