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兒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與成人很不同
幽門螺旋桿菌(Hp),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也是迄今為止,唯一能“生活”在胃內(主要“活動范圍”在胃和十二指腸球部),且“肆意繁衍后代”的微生物。它們的“任性妄為”均受益于其超級強的抗酸性。
回顧幽門螺旋桿菌的生平,這個古老的細菌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10萬余年,其中與人類共居6萬余年,人類大部分胃癌的發生、發展,都有它們的“作祟”。
已有大量資料研究表明,幽門螺旋桿菌抗體陽性的人,更容易被胃癌“盯上”,其危險性遠高于未感染人群。因此,幽門螺旋桿菌慢性感染也被列為明確致癌物。
幽門螺旋桿菌如何在人群里“四處蹦跶”?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傳播途經主要包括:飲用被感染的水、進食被感染的食物、人群聚餐傳播、接吻傳播、母嬰傳播等。因此,一旦患者被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那么他的家庭可能都需要排查治療。
胃腸里“住進”了幽門螺旋桿菌,會明顯感受到消化不良,具體表現為上腹部脹痛、隱痛,惡心;反酸、燒心感明顯;口臭;食欲不振,不想吃飯,厭食。
幽門螺旋桿菌的篩查方法可以采用呼氣試驗、血清學方法或糞便抗原檢測。呼氣試驗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方法,無創安全,簡單吹出兩口氣便可檢測。
不幸被幽門螺旋桿菌選中“怎么辦”?別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并不一定就會演變成胃癌,只要積極治療,便可以根治。而且一次根治,幾乎就是永久根治,復發率低,基本不到1%。患者只需前往醫院消化科就診,一般來說,經過2周的用藥治療就可以讓它“全軍覆滅”。保險起見,在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結束后4-8周,應及時復診,再做一次呼氣試驗。
兒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與成人感染“不同”:
1、兒童Hp感染者發生嚴重疾病的幾率很低,大部分感染Hp后沒有明顯癥狀,少部分有腹部不適,如惡心、嘔吐、返酸等消化道癥狀。
2、兒童Hp感染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較高,而成人真正根除后,再感染率較低。
3、兒童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有一定的自發清除率,大約10%左右,而成人Hp感染,不經治療,不可能自發清除。
綜上所述,不建議14歲以下兒童常規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和根除治療。但如果出現消化性潰瘍、胃MALT淋巴瘤必須檢測和根治。
不想胃腸被幽門螺旋桿菌“安家”,必須做好四件事:飯前便后勤洗手、不和別人互相喂食、準備自己的碗筷、蔬菜水果認真洗。
(作者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幽門螺旋桿菌專病專家)(讀者 馮赟)
【來源:文匯報】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