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芳菲時節,天氣回暖,花紅柳綠競吐芳。
俗話說:“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春天的花,既是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是色味俱佳的美食。
吃花的習俗古已有之。親自動手,做幾道鮮花菜,實打實地咬上一口“春”,似乎才對得起這花團錦簇的春天。
在古代食花是件風雅事
民以食為天,對于美麗的花兒,古人自然也不會放過。在傳統文化中,花草除了作為觀賞、吟詠之對象,也是可入饌的天然食材,我國至少有兩千多年的“吃花”史。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人們直接吃花,蘭花、桃花等當藥當菜吃。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到了漢代,人們開始變著花樣吃花,蘭花酒、芍藥醬等盛極一時。
在唐代,春天采花做花糕則非常普遍。據《隋唐嘉話》記載,武則天每年春天不僅要游園賞花,還令宮女采集百花,和糯米一起搗碎蒸熟,名為“百花糕”,賞賜給文武百官品嘗。
宋代食花之風盛行,人們采擷芬芳的鮮花,或涼拌吃,或油炸吃,或和進面里煎著吃,或制作成糕點吃,甚至燉湯、熬粥、做花茶食用。吃花的習俗也被延續下來。明代王象晉在《群芳譜》中曾寫道:“玉蘭花饌。花瓣洗凈,拖面,麻油煎食最美。”明人高濂所著《遵生八箋》中記載的食用花有20余種。其中,蓮花、茉莉花等至今仍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用花卉。
清代時,鮮花作為一種食品,制作方法已經多達幾十余種,可以稱得上集歷代吃花之大成。大文豪李漁曾讓傭人將鮮花露澆在米飯中,以起到增香的作用。
可以說,古人的日常生活應時應景,對大自然物盡其用。尤其是花朵入饌,不但將時令過出了特點,而且過出了藝術。時至今日,這仍是一種高雅的飲食文化。
有顏有味的櫻花青團做起來
櫻花、桃花、槐花、油菜花、玉蘭花……春日,亂花漸欲迷人眼,而櫻花絕對是人氣TOP的存在。若要以櫻花入菜,抹茶櫻花青團是與陽春三月適配度極高的時令小食,既有顏值又有口感,吃起來軟糯香甜。
第一步鹽漬櫻花:
這能保留住櫻花本身的顏色和濃郁香氣。做法是摘取七八分開的櫻花,清洗曬干后,以一層櫻花、一層海鹽的順序鋪在容器內,用重物壓緊兩三日。待水分滲出后,另取容器,將擠干的花朵浸泡在梅子醋中,再次密封、壓實。一周后,瀝去水分,陰干后即可食用。
第二步材料準備:
糯米粉160g,玉米淀粉40g,細砂糖40g,淡奶油10g,抹茶粉2g,紅豆沙360g,鹽制櫻花若干朵。
第三步制作青團:
1.將糯米粉、玉米淀粉、細砂糖、抹茶粉混合,用攪拌器混合攪拌均勻;
2.加入水和淡奶油,攪拌至面團順滑無顆粒;
3.將鹽制櫻花加入開水泡開;
4.將攪拌好的青團糊分為適量等份作為面皮,每個包入豆沙餡,搓圓成團;
5.用保鮮膜蓋上,蒸鍋蒸20分鐘取出,放上泡開的櫻花即可。
【來源:每日商報】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