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協同發展,交通先行,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京津城際已經運行了14年,這幾年,高鐵客運員們的工作也發生了大變化,深學篤用天津行動,今天來看,從“售票”員到“服務”員。
岳瑗,高鐵列車值班員,住在河北區黃緯路,工作在濱海站,對她來說,京津城際就是上下班的通勤班車。每天早上7點出門,騎車20分鐘,到天津站,上高鐵半小時,就能到濱海站,岳瑗說,從市區到濱海的這一段路,她也是個乘客,每天跟她同行的,還有很多到濱海新區上班的北京人。
2012年,岳瑗從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畢業,一開始是在天津站工作,乘客五湖四海,需求五花八門。
2015年,京津城際延長線開通,岳瑗來到了濱海站。很快,她感覺到這里的乘客有點兒不一樣,一直處于“被需要”的她,突然少了很多存在感。
在濱海站,京津通勤的商務人士多,年輕、文化水平高,絕大多數在網上購票,根本不來窗口。在車站,他們也總是來去匆匆,這種狀態讓年輕的岳瑗坐不住了,自己也要想辦法改變,邁開腿、張開嘴,主動問需。一次,窗口來了一位乘客,咨詢要買七八十張往返車票,仔細一問,岳瑗得知,這是一位泰達楓葉國際學校的老師,要組織學生外出寫生,其中大部分都是外籍學生,用護照在網上訂票比較麻煩,而且學生們年齡都不大,為了路上安全,得和老師們在一節車廂里。該怎么訂票?難住了學校。
岳瑗和同事們前后忙了半個月,最終幫學校解決了大問題。為了表達感謝,學校專門給岳瑗送來了一封表揚信,讓她既意外又欣喜。
在這之后,岳瑗和楓葉國際學校的老師們,成了好朋友。去年,茱莉亞學院落成啟用,就緊挨著濱海站,外籍乘客越來越多,岳瑗和同事們想學學英語口語,楓葉國際的老師們,成了她們的線上外教。
這幾年,岳瑗的誠意,不僅換來了感謝,也給自己的改變創造了機會。
中智科技是一家從北京疏解過來的企業,京津雙城員工多,通勤需求也各不相同。從去年開始,岳瑗建議,把濱海中關村劃分成網格,包片向企事業單位、學校,推介京津城際城際卡、次票周票,方便員工出行,中智科技就在岳瑗服務的網格里。
王陳文,中智科技天津分公司的負責人,斯坦福大學畢業后,回到北京工作。2016年,集團拓展業務,王陳文也跟著來了天津,并通過“海河英才”計劃,落戶新區,成了一名新天津人。幾年間的發展,天津分公司從最初的三四名員工,發展到現在的100多人,王陳文說,公司還計劃今年從北京調來近百人的科研團隊,高鐵的便捷,讓企業更方便招攬人才。
這天,岳瑗給公司帶來了最新的通勤指南,憑借這股細致勁兒,她也成為了濱海站里的營銷冠軍,年輕的客運員們都搶著跟她學本事。
一百多條線路、上千個鐵路站點,不僅能背,還能畫,這身本領,就是師傅岳瑗,傳授給徒弟張禹的。
從那以后,張禹用了半個月時間,把全國鐵路運行圖都背了下來。高鐵路網越織越密,小張也不斷完善著自己的“最強大腦”。這兩年,濱海新區B1、Z4、Z2線相繼開工,與既有地鐵9號線形成新區“兩橫兩縱”軌道骨架線網,串聯起各重點發展區域和濱海國際機場、濱海站、濱海西站等重大交通樞紐,乘坐高鐵的人,越來越多,岳瑗和徒弟張禹也越來越忙。(津云新聞編輯張麒麟)
【來源:天津廣播電視臺】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